王秀民
摘 要:作為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初中語文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對于教師來說如何讓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科的特點,關鍵就在于教師講課的語言方式。幽默的語言不僅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析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幽默藝術。
關鍵詞:初中語文;幽默藝術;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美感、形成一定審美認知的關鍵時期,而初中生對語言的審美感知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中國語言博大精深,而作為中國文化傳播者的教師,如何在課堂中展現中國語言的美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對于初中生而言嚴肅的課堂氛圍會讓他們處在無形的壓力之中,在課業相對繁多的初中階段,語文課程的開設可以給學生釋放壓力的空間。本文將從教學本身出發,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幽默”藝術。
一、用詞語轉化幽默
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古文的學習,在教學中很多學生無不對那些生硬的古文感到困惑,加之初中階段的古文講解比較偏重于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會讓學生產生枯燥的感覺。面對如此,語文教師可以機智地運用幽默的語言來打破這一僵局,如,在古文《花木蘭》的學習中,教師在總結木蘭這個人物的時候會用很多諸如“勇敢”“巾幗”等詞語來形容,但是教師若套用網絡流行語“女漢子”一詞則會幽默生動。
二、在情境中展現幽默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出現有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上課說話、睡覺等現象一度給教師帶來困擾,一方面這種現象的產生會影響教師正常的教學,另一方面,教師又不能用過激的語言和方式去對待學生,而幽默則可以化解這一尷尬的局面。如,教師可以對那些上課愛說話的學生說:“你們說話要小聲一點哦,不要把旁邊睡覺的同學吵醒喲!”這句幽默的話不僅很好地提醒了上課愛說話的學生,也給上課睡覺的學生敲了一下警鐘,可謂一箭雙雕。
初中語文教學是一門以語言為基礎的學科,這門學科的開設是一切學科開設的基礎和前提,作為初中教師如何有效地轉換生硬的語言,運用幽默的話語進行教學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個問題。總的來說,教師運用幽默的語言并不是無的放矢,而應該要為教學本身服務,做到準確地用詞語轉換幽默,在情境中展現幽默,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參考文獻:
[1]黃欣.幽默:把快樂帶進語文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2009(26).
[2]鐘姝敏.試析中學語文的教學幽默[J].廣西教育,2009(17).
(作者單位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鳳山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