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信息技術課作為中小學的一門動手操作實踐課,我們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時代性,信息技術教學與時代接軌,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從而真正實現現代教育信息化。闡述了現存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并對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做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生;培養;興趣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的課程結構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術學科還是一門新興學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和探索,現在是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學習中學信息技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中學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愛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學習并收獲著。高效課改給教師提供了充分展示智慧魅力的舞臺,追求有智慧魅力的教學,是所有教師的共同愿景。作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我想應該且必須明確我們目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中學信息技術的興趣,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中學信息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感受、體驗和表現中學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這是我們所追求和探討的。只有這樣,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才會順利進行,才能使學生逐漸喜歡中學信息技術,從而對中學信息技術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二、在教學中用心經營課堂,處理好師生關系
教學生學習方法,更要用心去鉆研,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學生,所以一節課不在于你教多少知識,教師要語言精練,內容概括全面。我們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有了問題認真討論,給學生提問題,糾正錯誤的機會。上課做到真動、全動、互動。教師和學生交流,學生和學生交流,真正打造一個開放的課堂,打造一個學生能夠進步的平臺。再次,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學生是一個復雜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個性千差萬別,需要教師用心觀察,根據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隨時關注變化,隨時與學生進行語言交流,讓學生信賴你,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和諧、充滿人情味的課堂。
三、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而實踐操作很大部分卻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設置相關任務,通過自主操作、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這是信息技術課教學常用的方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程序設計能力。課堂教學的效益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了多少,而學生學到多少取決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主動性。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充分地思考,教師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學生積極、認真、負責地投入學習,我認為首要的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啟發和誘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索心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質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要做到充分的交流和溝通,生動活潑地開展教學活動。程序設計教學可講的內容很多,但授課時和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內容都講到。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將部分教學內容設計成專題留給學生進行有準備的課堂講座或討論以及將一些教學內容提煉成問題作為學生的課外思考題等方法往往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常常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
新時代的教師應該追求一些新的教學意識:使學生由等待被動學習走向勤奮學習,逐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現在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該教會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能夠不在教師教授的情況下就能做到自主學習。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師生應善于學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或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體精神得到凸現。我們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不是備受關注的亮點,要努力縮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中學信息技術課。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催化劑,對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深遠意義。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反復,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心里愛信息技術,愉快地學信息技術,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珠珠.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的實踐探索[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
[2]張昆明,周曉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改革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鋪教育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