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新
摘 要:學生和教師是教學的兩大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加強互動,才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程中。由于數學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教學中師生互動性要求比其他科目要高,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消除學生對于數學枯燥難懂的刻板印象,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師生互動性
初中數學教學加強師生的互動性,一方面可以改善數學學科在學生思想中枯燥乏味的印象,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認真研究了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看到了師生互動的意義所在,并分享了一定的教學方式。
一、結合實際,創設情境
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調動學習興趣。數學課程很抽象,也很單調,要想學生聽得明白,學得扎實,就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將教材中的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設生活情境,這樣,就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化,也就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加上生活的接近性,學生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二、學生主體,自主參與
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者,但是,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給學生留足空間,自主學習、討論、分享,引導學生自主研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合理想象,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程教學中。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引導學習,鼓勵教學
激勵總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勵教學法是教師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教師的鼓勵,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學習信心。教師對學生的想法多加關注,及時給予解答,并不斷鼓勵學生。實踐證明,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四、課堂評價,現場互動
素質教育的深化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得對學生數學的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教師要充分調動不同主體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通過合理的學習評價,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及時補充不足。教師在課堂上,要加強互動,及時給學生反饋。
師生互動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素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互動的前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改善學習方法,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師生互動。
參考文獻:
張忠雙.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學習:下,2010(12).
(作者單位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選將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