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科
摘 要: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簡單使用傳統的“嚴管理”方式難以本質而有效地解決學生管理問題。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與藝術設計學院探索了基于“工作室導師制”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學生管理模式,就是實踐將“學生管理融入教學過程”的一體化教學與管理模式。
關鍵詞:工作室導師制;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學生管理
一、研究背景
1.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自律意識較差,管理較難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由于沒有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個人行為往往帶有自由性和隨意性,向往所謂絕對自由,對自身自律性要求不高,缺乏遵守公共生活準則的習慣,紀律松弛,學生管理較難。
2.高職學生事務管理與專業教學脫節,管理不深入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常規學生管理往往與專業教學脫節,管理者往往表層管理,難以全面深入了解學生,不得以簡單采取“嚴格管理”的方式,容易使學生認為理想教育離他們的生活較遠,甚至形成厭煩心理。
3.“工作室導師制”對學生狀況熟悉,管理有針對性
單純依靠輔導員管理學生,往往由于學生數量多而流于形式管理,而“工作室導師制”實行三年一貫制教學管理,熟悉每一位學生狀況,導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結合專業教育、就業教育等進行學生管理,效果較好。
二、改革實踐
1.改變傳統的單純“嚴管”的方式,結合專業教學改革學生管理
散漫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瘤疾,傳統管理理念認為“重病需下猛藥”,以嚴治散,從嚴治學。但由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是復雜而特殊的群體,一味采取簡單或者單一的“嚴格管理”的教育方式往往效果不好。改變傳統的“嚴管”,利用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與依賴,結合專業教育、就業教育等環節,發揮專業教師隊伍的特殊作用,是我們教育者應該探討的問題。
2.改變傳統的“教”與“育”脫節現象,將學生管理融入專業教學
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學生的特點,疏導和治理相結合是有效的管理方式。由于在專業教育中貫穿的品德思想教育是隱性的,教育者可以從專業學習角度感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學生觀念和品質。專業教學中的一次真誠的鼓勵、一次意味深長的談話,都可能導致學生的態度改變。
3.改變傳統的“一刀切”管理方式,實現有針對性管理
以往單純由輔導員等管理人員管理學生,往往容易流于表層,容易形成“一刀切”的千人一面管理方式,但如果由專業教師形成“導師制”進行有針對性管理,在教學過程中完成學生思想教育,往往能夠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和差異性,特別是“導師制”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成長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思想教育與引導,讓學生能夠信服。
4.改變傳統“管與被管”的相互角色,引入企業崗位管理機制
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往往將管理人員與學生干部推到了風口浪尖。如果將企業管理機制引入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實行“工作室制”,管理人員和學生干部是模擬企業的各個部門負責人角色,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的管理關系成為企業內部的崗位管理機制,并且管理機制是動態和可變的,可以有效地軟化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的學生管理關系。
三、模式成效
1.“工作室制”實現專業教學與學生管理一體化
由于每個“工作室”的管理者是三年一貫制的教學團隊,管理者責任明確,責權利明晰、教學團隊不但有計劃地規劃教學,同時必然進行學生事務管理,有效地實行“導師制”,有效地將專業學習、學生思想教育、學生管理結合起來。
2.解決“教與育”脫節
由于“工作室制”實行的是三年一貫制的教學與學生管理,包括學生的就業考核、常規學習、紀律教育、職業品質教育、就業觀教學均是就業的必然支撐,學生常規思想教育與行為管理已經成為常規教學的組成部分,不可能脫離教學管理,這有效地解決了“教與育”脫節的兩張皮問題,成功實踐了“二元一體”。
3.“導師制”可以實行有針對性的成長方案
“二元一體”的導師團隊長期和學生融為一體,導師十分熟悉每個學生的特點,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成長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思想教育與引導,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成長自信心,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品質明顯提高。
4.“導師制”解放輔導員職責向“服務化”轉移
“二元一體”的“導師制”大大分擔了輔導員的部分思想工作的職責,輔導員工作重心實現轉移,他們不再是學生以前認為的“唱白臉的”,他們成為學生的服務者,成為學生的朋友,使學生體會到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避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接受,從而提高了學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企業崗位化”改變了學生干部被動的角色位置
由于“工作室制”模擬企業角色進行教學和管理,學生干部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生干部,而是模擬企業的不同部門負責人角色,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的管理關系轉化為企業內部的崗位管理關系,實現將學生事務的管理寓于模擬企業的“工作室制”的企業運作模式中,有效地軟化了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管理關系,成功完成了“二元一體”的管理機制改革。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關鍵在于管理者的認識和工作方式。如果單純從嚴管理,工作效果并不明顯。“工作室制”的“導師制”管理模式就是倡導管理與嚴格規范相結合的一種合理的管理方式,軟化工作形態,因人而異地與學生建立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特別是一些比較特殊的個體,如單親家庭、貧困家庭、以往病史等,導師容易建立比較詳細的檔案,對這些同學可以傾注更多的關愛,即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提高了管理效率。本模式在長期的探索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還需不斷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1]鄧伍英.藝術設計專業特色教育模式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8(3).
[2]黃南永.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銜接企業文化的路徑[A].教育與職業,2008(5).
(作者單位 廣東省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