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麥莉
摘 要:實踐教學作為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計算機應用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環節。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關鍵詞:實踐教學;計算機;現狀;構建;創新
基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體現了中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統一,有利于提高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構建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性
1.體現計算機應用專業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本質就是將“工作”和“學習”這兩個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2.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發展
實踐教學是實現培養計算機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目標的關鍵環節,是立足于企業需求,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核心。
3.體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目前在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實踐教學中,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是中職學校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受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設施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未能全面、深入、有效地進行。
二、中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最近幾年,中職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中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雖取得一些進步,但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依然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教學主體地位不突出
目前,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做到“一切為了學生”,課程設置的“學科性”痕跡較重,部分課程的實踐教學僅僅是為實踐而實踐,沒有真正做到從社會及企業的需求出發,也沒有做到為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術能力而設置實踐課程。
2.實踐教學缺乏較為完善的實踐指導教材
目前,在專業實踐教學方面,具有校本特色的教材少之又少,由于時代的發展,不少內容陳舊、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落伍的教材仍然在實踐教學中使用,這些教材不能與時俱進地進行更新,課程知識體系上銜接不夠,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內容,使計算機應用及相關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學生僅簡單機械地學習一些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能,嚴重影響了學生在新時期下專業實踐操作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3.實踐教學活動及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不理想
中職計算機實踐教學中對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項目缺乏管理,不利于學生團結協作、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動手能力的提高。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基地的規模較小、數量不足,這不利于學生外出實踐活動的開展。
4.實踐教學方面的師資隊伍建設較為緩慢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知識也隨之更新,計算機應用專業相應課程的理論知識也隨之產生豐富的內涵與外延,實踐技能發生較大的變化。
根據上述幾方面的內容,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的原有模式及體系已很難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阻礙了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實現中職教育的目標,就必須大力推行實踐教學。
三、基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構建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新模式
1.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在構建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時,應當堅持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此外,通過崗位群構建以及模塊化的課程設計,亦可以使學生在具有一定基礎后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崗位選擇。
2.構建校外實習基地,增加校企合作深度
在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背景之下,更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的結合。而從計算機應用專業特點而言,其更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中職學校應主要注意如下幾點:
(1)將校內課程設置與校外實訓基地的崗位需求有機結合。
(2)努力爭取長期合作的企業,建立和長期校外實習基地,簽訂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合同,深化校企合作。
(3)結合校外實習基地,積極進行創新教學。
3.優化融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為一體的專業師資隊伍
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建設一支融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為一體的教學團隊。通過實訓教學環節,聘請企業專家及技術人員利用假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促進專業教師自身的成長。
4.實行學生雙證書制度,提高任職崗位技能
學校實行雙證書制度,對學生嚴格要求。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環境,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想順利進入社會只有畢業證書是遠遠不夠的。學校可建立技能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的實踐性教學體系。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在激烈的競爭環境里具備雙證書的優勢,還提高了學生的任職崗位技能。
中職學校應將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作為本校的一個長期任務,在不斷地探索和實驗過程中,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通過完善的實踐體系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同時,提升其創新能力,使學生逐漸成長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服務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