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昕
摘 要:中職生犯罪現象日益嚴重,預防中職生犯罪,學校責無旁貸,學校要從教學觀念、教育心理和管理方面充分配合家庭、社會和司法方面承擔起重要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預防中職生犯罪;教育心理;教學方式;學校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信息技術的進步,中職生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比例不斷上升,中職生違法和犯罪現象也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中職學校要做好預防工作,筆者從加強法制和心理矯正及學校管理的實際出發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一、加強教學觀念轉變,重視心理矯正,促進教學方式創新
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很多學校和教師存在重智輕德的思想觀念,而中職生普遍學習能力差,成績不突出,厭學嚴重,如只以成績的優劣來評判學生往往會使其學會投機取巧,營私舞弊。這些學生心理會產生不健康的同時,也會有不良的行為,比如曠課、夜不歸宿等。因此,學校在轉變思想觀念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特別是對那些溺愛中的獨生子女、缺少愛的留守兒童等特殊家庭出來的孩子。
有條件的學校最好開辟第二課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利用學校多媒體設施,經常性地讓學生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并組織心理訪談或者座談會等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又增加了學生的社會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讓學生在枯燥的學校生活中找到趣味和成就感。
二、學校的管理不僅要嚴格,更要科學、合理、全面
近年來,中職教育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所以生源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但是學生整體質量卻有待提升。針對這種情況,很多學校都制訂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如“軍事化”“封閉式管理”,這些制度的實施在客觀上確實維護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護了學生的安全,提高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但這種高壓下的“封閉式管理”制度下,同外面社會的隔離使得他們不了解社會的現狀和需求,不知道校門外面的社會是什么樣子,好奇心強的他們會盲目地去融入社會,社會中不良的東西就會趁虛而入,導致其誤入犯罪的歧途。
頂崗實習給封閉中的他們一次接觸社會的機會,但是實習階段的他們除了上班,其余時間都處于無人管理、無拘無束和空虛散漫的狀態中,再加上自身辨別能力差,稍有不良的刺激和誘惑就會做出過激的事情,所以學校在實習過程中的管理也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