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祥
摘 要: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是所有教師的追求,從激發興趣、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出發,做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借助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來實現,使學生的數學成績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有所收獲。數學課堂不但要關注學生當前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除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在認知和情感方面都有所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在有效性方面還要做如下思考:
一、激發興趣,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結合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愛玩、要強及好勝心強的特點,編排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比如,“誰找得對”“請你猜”“找朋友”等一系列游戲,使教學活動順利完成。在游戲活動中,學生的大腦處于較興奮狀態,在玩中學到新的知識,有了成功的體驗,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教材為教學、學習提供依據,教師要有選擇性地使用教材。教師結合學生情況對教材做出合適、恰當的整合,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1.對教材做好歸類與重組,提高學生的探索與創新能力
為使小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受,教材主要以基本現象與事實為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加工、提煉,根據教材中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歸類與處理,解決數學中的重難點。
2.精選例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些例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沒有多大聯系,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要將例題“活化”,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將例題轉換成為學生生活實際中的生活問題,也就是將數學學習內容生活化,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欲望。
三、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上創設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環境、知識背景,在學生對此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對學習產生了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教學情境的創設要以現實的生活情境為主。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加工和整合以后,讓數學問題“生活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做有心人,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有趣的生活素材,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更活躍。
教學是有著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實現其有效性是所有教師的共同追求。不管課程改革走向何方,“高效的課堂”是教師們的永恒追求。
參考文獻:
[1]柳斌.教育方法與藝術全書.中國物資出版社,2000.
[2]宋樂勛.說課與新課改.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石龍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