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清等
關鍵詞 告知 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醫療糾紛
隨著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并對醫療護理質量及安全問題有新的要求。為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我院實施了醫療、護理告知的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告知的工作不僅增強了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而且還充分尊重了患者知情同意的合法權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從而縮短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距離,減少和避免了護患糾紛的發生。
做好在職護士和新聘護士的崗前培訓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中早已明確規定了護理人員的告知義務,同時也賦予了患者知情權。護士在工作中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對于提高護理質量,保護自己,減少醫患糾紛,建立相互信任與理解的醫患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知情同意權是患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所以,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對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等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并由患者及家屬簽字,不僅是對醫務人員的自我保護,也是對患者認真負責的體現,更是確保臨床醫療、護理安全的重要環節;我院每年進行法律法規學習、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習醫德醫風教育、醫療糾紛的防范等,對新聘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授課老師都是我院的業務院長、書記、醫務科主任和護理部主任進行培訓,保證了培訓的效果和質量,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規范了科室護理服務流程規范,從而使告知的程序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
做好護理部制定的臨床護理告知程序
臨床護理告知程序作為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有效地實施護理告知程序,使護理工作變得積極主動,既保障了醫護人員自身的權益及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又增進了護患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讓護理人員獲得了成就感,使護理工作質量明顯提高,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不斷上升,從而使患者在診療期間得到了更加安全、有序、優質的服務。
做好告知,患者的護理問題得以解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并對醫療護理質量及安全問題有了更新的要求,為了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根據住院患者的生活習慣,比如:新農合患者多、年齡偏大、文化相對低的病區特點,實施了語言通俗化的護理告知程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問必答的形式,并主動進行溝通,讓他們了解我們工作的內容,做好告知不但維護了患者的知情權,減少了糾紛、差錯的發生,而且還保證了護理安全,有效地提高了護理質量;做好告知不僅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而且還針對城市、農村患者的行為意識、心理狀態予以關心,護士在與患者交流、溝通過程中,依據患者健康狀況、自理能力、個性習慣、文化背景、家庭及社會支持等狀況進行評估,找出其現有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確立護理目標,制定護理措施,通過采取合理的護理告知程序和措施,使患者的護理問題得以解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告知維護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提高了患者對我院工作的滿意度
實施護理告知后,使患者知道了有關護理操作、健康教育指導等信息,消除了緊張、恐懼、焦慮的情緒,能盡快適應醫院的環境,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大大增進了護患間的有效溝通,使護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理解、信任、支持,患者的滿意度也直線上升。
護理告知減少了護患糾紛及護理差錯的發生
以往,護士往往陷于繁忙的護理工作中,不注重患者的感受、治療效果及患者心理變化。實施護理告知程序后,有效喚起了護患間的注意,整理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增加了護士與患者及患者家屬的溝通,有效地減少了護理糾紛及護理差錯的發生。
護理告知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
在護理過程中,護士要主動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導,患者亦有可能提出與疾病相關的問題。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知識,這樣才能提高向患者解答問題的能力。從而調動了護士學習積極性,工作由被動變主動,以滿足患者在疾病信息、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時把此項工作納入護理質量管理中,以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
保持醫護告知信息的一致性
在護理活動中,護士要和醫生加強聯系,保持團隊協作的精神,保持醫護告知的信息是一致性,對于一些復雜的問題,護士請教主管醫生后再給患者解釋,或和主管醫生一起給患者解釋,有利于患者尊重醫生的醫療行為,理解醫護人員的工作。
履行告知義務,是尊重患者的權利的需要,也是護士自我保護的需要,在履行告知義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使用溫和、親切友善的語言,實現護患雙方的溝通,患者掌握了相關的醫學知識、了解了可能出現的反應和不良反應,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又體現了對患者的尊重,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護患關系的和諧,也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寶珠,劉鑫,主編.醫療告知與維權指南.知情同意權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