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蓮
摘 要 目的:通過加強護士的溝通技巧,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使急診護理業務水平大幅提高。方法:根據急診工作中的相應特點,找出溝通中存在的矛盾問題,制定出完善的護理流程。結果:患者的滿意度由原來的70.4%上升至92.7%,良好的護患溝通貫穿在整個護理工作中。結論:急診護士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技巧,能有效地改善醫患間的關系,使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增加,促進醫院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關鍵詞 急診 護理 溝通
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當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受到突然危害時,患者及家屬往往處于緊張和恐懼之中,急診室是救治生命的第一站,醫護人員積極有效地救治是保證人民健康的基本點,但是也是社會醫患矛盾相對集中的地方,醫護人員的工作每時每刻都處于風口浪尖,醫護在急診中挨打挨罵屢見不鮮,醫護人員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糾紛[1]。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面對危重患者不但要有高超過硬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和良好的溝通技巧,融洽的護患關系對護士在實施急診急救護理中非常重要。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診患者,年齡8個月~94歲,病種:心腦血管、外傷、急腹癥、藥物中毒、酗酒過量、感冒高熱、驚厥患者等等。
方法:
儀表著裝和環境:第一印象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俗話說先入為主就是這個道理,護士衣著要整潔干凈,不留長指甲,不畫濃妝,態度和藹,落落大方,要對待患者熱情主動和真誠指導,會給患者留下好的印象,若是護士濃妝艷抹,埋汰邋遢,患者容易產生不信任,甚至出現百般挑剔的現象,若一旦發生糾紛,護士會很被動,特別是對待老年患者,他們對年輕人畫濃妝不易于接受,則患者心中不悅,不愉悅到最終會導致焦慮或挑剔,歸結為護士服務態度不好。因此護士首先應保持儀表端莊大方,行為舉止穩重,主動熱情接待患者,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創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就醫環境,給患者及其家屬就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整體印象可貫穿就診治療的整個過程。
加強業務水平:急診科有著急、忙、雜的工作特點,也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要求護士需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若一旦護理操作處理不當,患者及家屬容易產生不滿情緒而發生醫療護理的糾紛,所以加強護士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訓練,定期進行護理人員的急救知識及技能業務講課及考試,把急診護士的業務水平整體提高,比如我們科室的1名老護士在出診去接1位80多歲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時,正趕上患者家停電,晚上室內點著蠟燭,患者昏迷,病情危急,醫生醫囑迅速開一條靜脈通路給藥,患者靜脈血管不好,這名護士憑借高超過硬的技術,手感摸著靜脈一針見血迅速搶救,患者到院后轉入病房手術治療,家屬對這名護士非常感激,特意上醫院給護士寫了封表揚信。我們的護士憑借著過硬的技術贏得了患者家屬的認可。
完整的急診工作程序:來急診科的患者大多數突然起病,發病因及病種復雜,科室應制定出完整的急診工作程,避免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護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患者得到最快、最合理的治療方法,多人來就診時按病情輕重合理安排,實行首診負責制,護士應做到在第一時間快速準確的預診、分診,危重患者就地實施搶救措施,待患者病情穩定專人陪送患者進行檢查或入院進行。加強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避免引發護患矛盾,落實完整有序的急診工作程序,進行搶救室生命體征監測,能夠及時有效地配合醫生救治危重患者,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路,沉著果斷積極救治,嚴格執行醫囑查對制度,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搶救患者的護理記錄,并利用觀察、傾聽、監測指標等獲得第一手資料,護士應積極主動向非危重患者及家屬介紹急診室的設施及布局,用恰當的語言告知相關治療疾病知識及醫院的相關規定,有專用路線和寬敞的綠色通道,并配備明顯的標志,引導其如何正確有序的就診。護士在處理患者時原則沉著果斷,要求有嫻熟有效的對癥處理專業技術,治療檢查時密切進行細心觀察,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出血量及出血體征,如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有無細弱快,血壓下降等情況,觀察患者對輸血及輸液的反應,發現問題及時向主管醫生報告。觀察的同時要對患者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護士良好的專業素質和溝通技巧在急診工作中極其重要。
有效的溝通技巧:美國傳播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個公式:信息的全部表達=7%語調+38%聲音+55%肢體語言[2]。所以在接待患者中護士用良好的表情動作、靈活溫和巧妙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往往會給患者及家屬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夠安撫患者緊張恐懼的情緒,配合醫護人員檢查和治療,護士應迅速快速合理安排患者就診,對急診患者要做到一問、二檢查、三分診、四登記,問診時態度和藹,中國人最在意別人說話的方式,可采用開放性題問,讓患者說出自己的意見、感受和觀點,注意傾聽的技巧,如:“阿姨,您感覺怎么了,那不舒服告訴我”。可以使用親切的語言、面部表情和手勢來表明對患者的關心,要體諒患者和家屬的行為,最大限度的縮短醫患間的距離,讓患者感覺舒適、溫馨、愉悅,有利于疾病的康復[3]。積極做好健康宣教護理,處處以人為本,對患者要一視同仁,始終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為患者服務。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體力能否堅持訴說表達,與他說話要簡短,聲音放輕柔,特別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一次說話時間不宜過長,當與意識模糊的患者交談,可采用一句話反復與之交談,強化刺激的方式,應反復地、不斷地試圖與其溝通。巧妙地運用語言交流溝通可使患者倍感溫暖,在急診科護理工作中應了解患者的常規心理,多陪伴重癥患者,善用語言與非語言形式進行有效溝通,以增強患者的信心。
結 果
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患者滿意度調查得出,發現患者的滿意度由原來的70.4%上升至92.7%,護士將良好的護患溝通貫穿在整個護理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討 論
急診工作復雜多樣,患者和家屬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得到最好的治療,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有精湛的護理專業技術,急診急救常規的工作能力,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護士的人際溝通能力是其勝任職業角色的最重要因素[4],所以我們急診護士工作之余應多學習心理學、社會倫理學等一些相關知識,有利于加強護患溝通的能力,這既能有效地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又是心理疏導的一種有效手段,解惑釋疑,使憂郁的情緒得以宣泄,減少護患間不必要的誤會[5]。使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增加。
急診護士要努力學會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熱情、專業、靈活的處理急診工作,根據急診科的工作特點,嫻熟的應對急、危、重的突發性搶救,提高急診護士溝通的技巧,建立和諧良性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矛盾,努力將自己盡快鍛煉成一名優秀的急診護士。
參考文獻
1 李亞新.急診科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對策.中國醫藥研究,2005,2(3):55.
2 史瑞芬.醫療溝通技能.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47-159.
3 李霞.共創和諧的現代護患關系.中外健康文摘,2005,2(10):70.
4 劉輝,王麗姿.重危患者家屬需求與護士對家屬需求認知的差異.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62-65.
5 張涌靜.護患溝通的藝術及意義.齊魯護理雜志,2005,11(6):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