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靈紅
摘 要:浙江省出臺的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要求從2012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實施選修課的教學工作。選修課的增設,意在進一步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選修課在我校實施一年來,有收獲也存在一些問題,就選修課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并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希望選修課的開設能夠達到教育部門出臺政策時的初衷。
關鍵詞:選修課;興趣;管理;評價
一、選修課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選課盲目
選修課開設的初衷是想改變千篇一律的課堂學習內容,滿足學生自主性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2012年秋季開學初,學生第一次接觸選修課,感覺好奇新鮮,對五花八門的選修課期望值很高,選課時熱情高漲,大家急著去搶報自己喜歡的課程。但學生對選修課的了解甚少,往往只是過目了課程標題后便匆忙進行選課。理想的選課必須是: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學生必須非常清楚學習該門課程需要具備的基礎,學生根據課程內容和自身情況進行理性選課。只有知己知彼地理性選課,才能保證選修課程實施的有效性。2013年春季開學,學生經歷了一個學期的選修課后,似乎已經失去了之前的熱情,對選修課也失去了一些期待,選課變得更加隨便。有學生反映,他們這次選課的參考依據在于哪門課程輕松便選哪門。這樣的選課現象似乎與當初設置選修課的目的背道而馳。
2.班級走讀紀律差
選修課的最大特點之一便是它打破了傳統的行政班上課模式,學生走起來。在實際的實施環節,這個走班教學卻給教師的課堂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一是因為選修班的學生來自各個班級,每個星期只開一節課,教師對學生的不熟悉會導致個別學生隨意亂走班,即本來不是這班的會跑到這個班級。二是因為選修課的學習沒有明確的達標檢測,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失去了外在的壓力,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漸漸對自己放松,愛聽就聽點,不想聽就不聽,學習變得隨意。學生自由散漫的學習成了教師最頭疼的事。
3.教師管理不到位
選修課課程內容開發、上課模式、評價方式,全部下放到授課教師個人身上。若開發選修課的教師能夠利用好這樣一次機會,這對教師的個人專業成長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但現實的結果是,教師因為本身工作繁忙,即使有心想做好,往往是力不從心。教師在實施選修課授課過程中,往往出現備課不充分上課不嚴謹的現象,上選修課似乎只是用于完成任務,流于形式。
4.選修課質量無法檢測
選修課學生的學習考核,學校層面無法統一組織,所以學生的考評就由授課教師來完成。目前選修課正處于起步環節,一線教師開發選修課的教材、教案、評價體系等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給學生進行評價,選修課的課程評價的客觀性無法得到保障。特別是大家習慣了高考的指揮棒效應,選修課內容沒有列入高考范疇,教師、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成效就更加無所謂。
二、選修課改進的方向
1.重整師生的選修課意識,端正選修課教與學態度
態度決定行動。所以要想解決選修課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必須從教師、學生的思想觀念上著手。當最初聽到新課改要開設選修課時,很多老師便開始抱怨,認為這是給繁忙的工作增加負擔。學校在部署選修課體系之前,必須先讓老師深刻領會選修課開設的意義。選修課的開設不僅僅是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學習、個性發展的機會,更是給教師專業的提升開拓了廣闊的空間。經歷過幾輪教學的老教師,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職業倦怠,感覺自己上課的內容、形式就這樣一套,沒什么新思路,也就會出現冷飯重炒的授課輪回。選修課的開設,正好給老師的職業帶來一股新鮮之風,教師可以把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內容,匯編成教材,向學生展示自己除了所教學科知識以外的才能。教師要能夠從開設選修課只是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命令的誤區中走出來,要把選修課的授課當做是提升自己教學素養的一條途徑。只有將外驅力轉化成內動力,教師才能愛上選修課這個精彩的舞臺。當他愛上選修課時,一切困難問題都會有解決的辦法。
除了改變教師的授課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需要端正。在經歷了幼兒園、小學、初中十多年的學習,高中生開始對千篇一律的傳統學科知識已經失去了孩提時候的濃厚興趣。豐富多彩的選修課正好可以重新激發他們內心的求知欲。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個別學生認為選修課的學習也只是為了拿學分,學習動力不足。要提高選修課的上課質量,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尤為重要。
2.加強教師選修課開發能力培訓,嚴把選修課教學內容質量關
選修課教材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選修課授課的成敗。在中國的教育領域,教師習慣了必修課一統天下的課程體制,習慣了課程的實施者角色。選修課的開設和開發,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所以,要得到高質量的選修課教材,必須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拓寬選修課教師的知識面,特別是課程開發相關知識內容的培訓。除了聘請專家講座之外,普高老師也可以走校到職教,了解職教的一些課程情況,從中借鑒學習。
課程開發應該走“確定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確定課程大綱—編寫課程教材—寫好課程教案”的步驟。選修課的課程目標應該由培養目標來確定,這對于選修課程的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修課開發應該以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實際能力水平為出發點,不能把選修課變成必修課的補差輔導課,也不能一成不變地照搬大學課程。選修課的開設,應該有相應的課程標準、教學材料,條件成熟的學校也可以把選修課教材印刷出來發給學生。
3.改變選修課教學模式,持續學生的學習熱情
選修課實施一年來,我們發現最初學生對選修課非常感興趣,但隨著課程的學習,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逐漸下滑。如何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除了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下功夫外,教師也必須嘗試改變傳統的必修課授課模式。比如,改變教室的座位布置;根據課程內容需要走出教室,多多實踐;改變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授課模式,嘗試讓學生來講、學生討論探究的模式等。提高選修課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才能使學生持續地專注于選修課的學習。
4.規范課程評價體系,加強選修課課程管理
在教師層面上,應該跟學生交代清楚選修課的學習目標以及課程的評價方式。合理的評價方式應該由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組成,既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也關注學生最后的學習收獲。評價必須實實在在地去做,讓學生每節課都有學習的目標以及要促使自己達到這個目標的內外壓力。
在學校行政層面上,學校應該建立選修課管理部門,制訂完善的選修課教學制度,加強對選修課過程的監督與指導,關注選修課的課堂效果評價,進行選修課的評比體系等來確保選修課的質量。
選修課的開設無疑是順應學生學習需求和社會對教育的期望的,選修課作為高中課程體系中的新生事物,無論是教育領導層還是一線教師,都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規范的運行,相信選修課會在不斷的總結改進中更加完善,更加趨于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