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盈
摘 要:提高課堂效率有法可行,不能盲目。依據大綱,注重學法,培養學生興趣,以學生為主,發揮教師引領、指導作用,因材施教。
關鍵詞:效率;主體;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作為初中德育的主陣地,尤其是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既承擔著中考壓力,又面臨著學生普遍不夠重視的尷尬局面。怎樣既能實現自身的德育目標,又能頂住壓力考出好成績,我個人認為關鍵在于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效率。
一、做好課前準備
“其身正,不令而行。”首先,教師應給學生做好表率。其次,課代表要組織好同學,可以復習前面舊知,也可以預習新知。這可讓學生較早地進入狀態,使有限的課堂爭取時間的最大化。
二、有效地組織課前提問
提問方式可以是多樣的,以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為最終標準。可抽取個別學生回答過的重點問題,也可采取學生小組學習、一問一答的形式等。教師要適時評價,也可以量化考核計學分。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實現“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角色轉變。引導學生多說,給學生充足的思維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鞏固所學,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加強學法指導,注重學習習慣養成,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能力和考試能力
教學中應注意:首先關注學生課堂參與人數。其次關注學生參與的質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態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飽滿,是否有走神、打瞌睡,或假學偽學,板演書寫是否工整,概念是否正確等。最后,要關注如何使學生“聽、看、議、做”并舉。講得多不等于聽得懂,聽得懂不等于自己會,能模仿不等于會運用,所以,要盡量做到講練結合,多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練習的時間。
五、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
高效課堂要關注弱勢學生,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要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記住名字開始,熟悉學生的特點,能夠準確概括學生的特征。了解其學習狀況,研究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學困生,給予適度的壓力是必要的,但更應諒解和寬容,加強意志訓練。對于中等生,要提醒他們制訂近期目標,回憶所學,督促其對癥下藥。對于尖子生,要鼓勵多動腦,有主見,獨立鉆研,超前自學,朝既定目標勤奮不輟。
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只有對教師和學科感興趣,才能高效學習,才有高效課堂。首先,巧用多媒體手段。將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有機地結合,使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有趣、可視、可聽的內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把視覺、聽覺等調動起來,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選取學生關心的、具有教育意義的現實和社會問題,先進人物事跡作為素材,制作課件,避免空洞說教。其次,寓教于樂,增強趣味,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采取積極有趣的方式教學,增強趣味性和感染力。再次,巧設疑問。學啟于思,而思源于疑。在一些與現實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課程教學中,可巧設疑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問中,要適時點評,讓學生感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產生的成就感,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最后,善用時政。時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時事教育,可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激發學生的興趣。
七、認真鉆研課標、教材與考試說明
在教學中,教師要緊扣考試方向,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精心備課,精心選擇和設計習題,精講精練。尤其是在九年級的教學實踐中注意做好以下兩點:首先,對照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研究本節課所對應的主要知識點。以中考考點確定教學的重點,以學生認知和學習情況確定教學的難點。其次,對照近年來尤其是近三年來中考試卷,尋找高頻考點。中考的原則是穩中求變求新的,所以,認真研究試題的出題形式或考查意圖,就可以大致把握本節課內容的重點方向。
八、做好復習課和試卷講評課等復習備考和考試分析工作
首先,復習課要督促學生熟練掌握課本主干知識,利用課前提問檢查掌握情況。先歸納同類知識,講解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強調重點,可組織學生當堂記憶,接著教師進行課堂拓展練習,訓練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其次,試卷講評課,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考什么”。重點應關注全班出錯率較高、得分率較低的題目以及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的題目。此外,應注意知識點和整體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系,力爭使學生通過試卷講評既復習鞏固舊知,又有新突破、新思考和新收獲,使試卷講評課起到歸納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作用。
總之,為了幫助初中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同時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開卷考試的需要,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尤其是九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師,我們應該勇于探索,提高課堂效率,使初中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樂學、想學的一門課程,使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