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斌
摘 要:“同課異構”在語文課堂教學和研究中特點尤為顯著,既能切實解決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和困惑,又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借鑒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中,創造性地生成自己的案例,有利于傳承和創新的結合,更有利于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進而形成新的思想與風格。使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比較中得到快速提升。
關鍵詞:同課異構 語文教科研 課堂教學 優勢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109-01
“同課異構”是指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課題,根據學生實際,構建差異性教學策略,同伴參與課堂觀察,比較反思,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模式。其目的是不斷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人多次參加了學校和教育系統開展的新課程“同課異構”語文教學示范課觀摩研討活動,在過程中我有幸和授課教師們共同探討了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了教學的藝術,交流了彼此的經驗,共享語文“同課異構”課堂教學中成功的喜悅。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的教學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討,整體提升了語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也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經過認真回味、探究和反思,并與其他科目的“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觀摩研討相比較,我認為“同課異構”在語文教學授課上更具特色,同時也得出了一些膚淺的認識,望借貴刊一角與同仁們交流。
“同課異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關鍵在于“異構”,在教學和教研實踐中可以嘗試在以下幾個方面設計構建教學策略。
1 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按照新課程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等都是情境創設的切入點。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代表作,這首豪放詞氣勢恢宏、筆力遒勁,上課時不妨這樣創設情境導入: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鬃樱骸暗翘┥蕉√煜隆保吨傺团R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元豐五年,漫步長江岸邊的蘇東坡,望著奔騰不息的長江水,看著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情難自已,于是把酒臨風,揮毫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誕生了,震爍千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詞,觀賞古人筆下的赤壁,聆聽古人心靈的獨白。然而針對同樣的教學內容,還可以設計成歌曲導入,例如先放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讓學生聆聽歌曲,感受大江東去的豪邁壯觀,并設計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詩詞鑒賞的世界。
2 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
教師在落實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有效,是否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等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應用都應服從服務與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樣是古詩的教學,有的教師選擇傳統的介紹背景材料、讀背理解古詩意思、播放古詩表達的畫面等形式就能較好地理解古詩的意境和詩意;而有的教師卻采用了聽音樂、看畫面,分小組討論的方法和手段達成教學目標,對此,只要有益于學生領會掌握,孰優孰劣也不過就是形式的不同而已,老師在“異構”的過程中要力求探究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教學個性和風格的形成,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3 設計新穎的教學活動
新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觀念。教師要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設計尤為重要?;顒拥陌才啪逝c否,活動各環節是否有機結合,是否有利于讓學生學得更多、更好,將直接影響著課堂的高效和優質。例如,在講授現代文閱讀《故鄉》時,因為農村學生對《故鄉》中的兒時生活感觸較深,但是難以理解作者的內心感悟與文章的主旨,加之文章篇幅較長,課前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預習,所以我在預先發放的學案中設計好了文中的問題,同時將目標定位為理清思路:回憶中的“故鄉”……—— 現實的“故鄉”……—— 理想的“故鄉”……—— “我”朦朧中尋求未來的希望……準確把握主旨;掌握方法,規范答題。課堂上我巧妙的從結構入手,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步步深入走進文章的核心,積極進行交流研討,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提出問題來,再適時點撥,引入主題,從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讓學生上黑板寫試題答案,暴露缺點不足,以便師生解疑。并在課堂上大膽增設質疑答疑環節,讓課堂真正成為解惑的地方。一堂課上得既有生氣,又有活力,內容拓寬了,主題也突出了。論其成功的特點就在于將這課的知識點重構分解設計成幾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并在教學中逐一落實,環環相扣,層層推進。課堂設計的教學活動要既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還要在每一個活動中都能使學生有所收獲或進步,并使教學內容在這些活動中得到實現。
“同課異構”在語文課堂教學和研究中特點尤為顯著,既能切實解決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和困惑,又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借鑒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中,創造性地生成自己的案例,有利于傳承和創新的結合,更有利于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而形成新的思想與風格。它為語文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和自我展示的平臺,也整體提升了語文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和整體素質,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極具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雙邊活動,更是一門藝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異構”有更多的內容有待探討,它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鉆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彰顯教學個性,為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在校本教研的集體備課過程中,“同課異構”注重教師個人文化價值與課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學設計上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促進了教師的主動參與意識。教研活動從注重結果轉變為注重過程,教師致力于創造性地研究教材的教法,追尋個性化的教學思想與風格,操作性強,有利于教師把握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在“思想交換”中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優化課堂教學。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有兩種思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同課異構”實現了教師之間更深層次的對話,在對話中可以更好地開啟文學思維,頓悟語文教學靈感,創新課堂教學,使集體的智慧得以升華,使教師的個性得以張揚,使教師專業水平更快成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語文課堂教學和研究中,“同課異構”既打開了集體備課的新思路,又可以使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比較中得到快速提升,使精神得到更大的解放,讓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創造思路和提升空間,有利于促進教學的優質高效,真正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