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向華
摘 要:多媒體技術憑借傳統教學方式不具有的優勢進入到課堂后,已經成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熱衷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但是,大多數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致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師生角色異化等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共性問題。要想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效用,從思想上我們必須要認清楚其本質;從技術上我們必須要能夠制作出優良的課件,要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性和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為依據,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效用。
關鍵詞:語文課堂 多媒體 應用誤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127-01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當然教育界也不例外。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確是當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新方向。但是,現在大多數教師將多媒體運用到每節課上,好想沒有多媒體就不是語文課,不運用多媒體技術就不能夠體現教師的技能,但是語文課堂教學取得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有部分教師甚至認為多媒體能夠解決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切問題,讓多媒體代替了教師去講課,根本就不能夠抓住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引用現成的課件,將語文教學過程演變成為一個機械的操作過程,從而使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成為無稽之談。
1 運用多媒體存在的誤區
1.1 教材文本內容圖像化,忽視了課文的閱讀,淡化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大家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能夠給予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教學趣味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教師往往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運用多媒體體技術將本文教材內容圖像化,卻單單忽視語言文字自身的生動性、形象性、情感性。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師的理想直接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失去了自由想象的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但是,五千的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其能夠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學生在探究語言的過程中就是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的過程。多媒體不合時宜的介入,只會限制學生的想象空間。一方面,部分教師過分追求“真實再現”,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將部分課堂變為“場景觀摩課”;另一方面學生是能夠感受來自多種感官的刺激,使學生的養成了不樂于思維的習慣,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于文字的感悟能力。
1.2 課堂教學程序化,不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多媒體技術課件,往往是教師課前就已經做好的,課前的內容、問題、答案都是井然有序的,也就是說多媒體課件一旦制作完成,就會有自己特定的順序。課堂時間本來就有限,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必定會按照課件的順序,一步步的加以講解和演示。雖然部分教師認識到了這樣授課的問題,但是他們也只是變換了控制課件順序的方法,還是不能夠隨著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調整多媒體課件的內容和順序。長久以往,學生的思想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遇到問題就只會等著教師給予講解和答案,根本就不會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加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1.3 教師的功能性退化,師生之間的交流減少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能夠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有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而且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和影響是全方位的。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原本應該具有的功能出現了退化,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師生之間交流的時間少了,多媒體代替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雖然這些退化造成的影響可能是具有隱藏性,大家還不能夠意識到。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這樣的退化不利于學生發展,因為多媒體技術始終不是教師,不能夠完全代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2 走出多媒體誤區的對策
2.1 實現教學思想與教學用具的統一
要想使多媒體技術真正的為語文課堂教學服務,我們就必須要將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用具進行現代化統一。現代多媒體的運用,不是要更換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在繼承傳統教學方式中合理組成部分的基礎上,引進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它們能夠各展所長、相輔相成,構建一個傳播信息與反饋調節的優化教學媒體群,從而實現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因此,作為一名現代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明確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是完全錯誤,其也有自己的可取之處,多媒體技術知識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要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情況,結合傳統教學方式的長處,從而真正的實現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2.2 根據教學具體要求和學生的特性合理的運用多媒體
語文課堂教學結構的多面性和復雜性是由語文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決定的。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不應該是固定單一的模式。例如,在小學教材中有不少經典名篇,最適合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施教,因為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給予學生一個聲情并茂、情境集合且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這樣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技巧,加深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還能夠有效的彌補教師個人朗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運用多媒體技術朗讀文本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在聽讀時,可以配上音樂、配上畫面、配上字幕以及聲音;在朗讀的時,就只配上音樂、配上畫面、配上字幕。
3 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憑借教材本文,喚起各位學生學習的熱情,甚至教師可以憑借自己的語言、預調、肢體語言等啟發學生,使學生能夠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學生的情緒變化,適時的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從而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且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充分考慮到多媒體課件的交互性和主動性,使多媒體課件既富于展示功能,又富于交流功能,不僅讓學生看到和聽到多媒體的教學材料,還能夠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4 結語
運用多媒體技術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只要我們能夠把握準確,多媒體技術一定能夠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一片新的天地。但是,作為現代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依據實際情況運用多媒體,通過我們不斷的實踐、思考、提高,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農克寧.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2010.
[2] 童燕琴.撐“多媒體”長篙,向“閱讀”更青處漫溯—— 淺談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閱讀教學的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