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翎 賈天辰
摘 要:本文主要從思想管理方面提出中學生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從提高教師個人修養,優化成長環境,重視生理和心理教育,用心關愛學生等思路上加強對中學生的管理。
關鍵詞:中學生 管理 思想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228-01
中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十分細致而又繁雜的藝術,但是我們只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學生的自身特點,采用適合這個群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并對常出現的問題和錯誤準確的分析,對癥下藥,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針對中學生特點以及當代中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應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措施,加強對中學生的管理。對中學生的管理,從方法上看,一是制度管理;二是思想管理。[1]制度管理上,如《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規細則》學校的班級管理制度、團隊活動、學籍管理制度、操行評定制度等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管理方法,容易操作,只要嚴格執行實施,就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加強對學生的思想管理更加有助于完善對學生的管理,加強思想管理就是要在思想上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制約。思想管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加強思想管理,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給學生做出表率
在學校,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的人格魅力、知識水平、教學方式、教學態度、興趣愛好,舉手投足都會給學生帶來直接的影響,可以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能帶出什么樣的學生。老師不僅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而且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道德修養,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大到大是大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到教育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各種場合下的言談舉止,處處給學生以表率,潛移默化,以給予學生科學的引導。讓學生“信道”,必先讓其“親師”;而要其“親師”,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2 加強思想管理,要不斷優化成長環境,讓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馬克思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人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環境的產物,而中學生思維活躍,思想可塑性強。我們要為學生的思想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1)優化社會環境。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利用社會輿論工具,如電臺、電視臺、報紙、刊物等,讓學生學會鑒別社會環境中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向上和全面發展。樹立榜樣[2],注重對優秀人物的先進行為和思想的大力提倡、推廣。鼓勵學生多到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體育場地等健康場所,豐富他們課余文化生活。針對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難以自拔的現象,學校和家庭應該共同努力,幫助學生盡快走出誤區。總之,要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去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
(2)優化學校的環境。每一位老師對學生的成長都要盡到教育的責任。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中學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強,環境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學生。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心系學生,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助,反之遇到學生違紀現象都有權勸阻制止,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充滿“愛”的校園里健康成長。
3 加強思想管理,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
早戀一直都是整個中國教育體制當中較為敏感的話題,同時,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的時期,對異性充滿了好奇。這種情感的釋放與年齡的成長不相吻合,如果不加以糾正將會釀成大錯。因此,學校家庭之問要進行充分的溝通,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做好預防教育,把學生的心叉開,從小就培養他干其他感興趣的事。不要等問題出現了,再解決。對于那些已經有早戀現象或者是處于萌芽階段的學生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2)加強生理教育。早戀現象的出現有很大部分原因源自于對異性的好奇,因此加強學生的生理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生理健康的教育還可以幫助學生客觀的認識物質世界,并且能夠健康的成長。男女生的交往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4 加強思想管理,要求教師用心管理學生、用愛引導學生
要擺正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師生關系是一種政治上、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但又是在角色上處于不同位置的關系,不是上下級關系,也不是警察和罪犯的關系。
4.1 管理學生要有四心
要充分尊重學生,要堅信學生的“可塑性”,積極啟發他們的覺悟,堅持正面引導和鼓勵。 (1)愛心:教育管理是為了學生的一切,教師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呵護每一個學生。(2)耐心: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教師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又要有充分的耐心,不厭其煩地做學生思想工作,解決好學生的實際問題。(3)信心:面對差生,一定要有信心,相信通過內因外因的合力作用,差生一定會轉化,要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不要因為差生犯錯就嚴懲,要信任他們能改正缺點。(4)責任心:要管好一個班級,只有班主任一人的積極性是不夠的,還要各科老師以及班委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4.2 管理學生要做到有獎也有罰
對于成長中的學生,更多的給予尊重、理解和激勵,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替代甚至取消適當的批評、訓導和懲戒的教育方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育懲戒通過對不良行為的責任追究,讓受教育者從中吸取教訓,認識到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必須尊重規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尊重教育現實和教育規律的角度出發,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懲戒教育同樣必不可少。
中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很艱巨的工作,因為它面臨的對象是一個生理上已趨于成熟,心理上卻十分脆弱,知識經驗缺乏,個性發展差異很大的群體。每一位教師要有一種科學的態度,要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管理方法不一而足,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并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加強學習,研究教育理論,研究當前中學生的心理,并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完善理論,提高教育藝術和教育水平,最終達到使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利君.分析高中學生管理問題及其對策[J].時代教育,2011,142:183.
[2] 周越.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與管理,2012,14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