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杰 耿小菊
摘 要:就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進行思考。只有在指導過程中多總結,集思廣益,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在這項科技創新活動中有所收獲。
關鍵詞:科研能力;問題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更多的青年學生走進大學校門,但大學生“量”的增加不應導致“質”的下降。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長期的觀察發現,目前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存在諸多問題。
一、物質保障條件不到位
必要的資金、場地和實驗設備等是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物質保障。學生科技活動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學校行政撥款的方式,學生科技活動陣地少,專門用于學生開展科技活動的設施設備數量極其有限,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這些物質保障條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層次與質量的同步提高,是影響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重要物質因素。
二、科研訓練計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選取小組成員的標準不夠完善,存在很多盲點。科研訓練計劃是針對全校學生,還是個別有天賦的學生?選取小組成員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作為學校的一分子,每位學生都應該給予這樣的機會,只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選取過程過于草率,標準過于模糊,使小組成員的整體水平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影響訓練計劃的進度。
指導過程中也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如,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不主動向教師交換該課題最前沿的信息;指導教師對科研訓練工作不夠重視,采取敷衍的態度對待指導工作;代做型指導(隨著訓練時間的推移,學生與教師積極性都下降,最后為了按時結題,教師本人代替學生來完成科研訓練的結題報告);被動型指導(從頭到尾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都不高,最后導致沒有按時結題,也沒有完成科研任務,最終無法結題)。
大學生在校期間,曾參與科技普及性學術講座的人數還不到三分之一,參加過科技系列賽事的學生更是不足十分之一,而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沒有參加過任何學術科技講座和競賽活動,即使參加活動,真正受益的學生也是屈指可數,長此以往,不免引起學生的抱怨,覺得活動過于形式化。
三、采取的措施
采取哪些措施能有效地解決科研訓練計劃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
首先加大網絡圖書的資金投入,形成現代的數字資源和傳統的紙質資源相結合的復合圖書館,同時各高校之間可以考慮建立數字化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有了這樣基礎性的信息資源保證,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需要強調的是: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網絡圖書資源。比如,針對全校學生,開展如何使用網絡圖書資源的講座;對經常瀏覽學術網站的學生進行獎勵,本校每年舉行“勵志讀書節”活動,在活動中評選出借閱圖書較多的學生行獎勵,還舉行全校性質的征文活動,鼓勵學生多讀書。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在這里以物理學專業為例,談談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并做到學以致用。首先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門基礎性質的學科,它的教學目標就是在觀察生活現象時,能夠運用物理理論去解釋,解開心中謎團,快樂地生活。如果學生能夠深入生活,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一定可以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認識到物理無處不在。因此,我們講授物理理論時,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身邊的物理現象,體會生活中對物理知識的巧妙運用,而且隨著學科知識的深入,對生活中物理現象要有更多的發現,不能總拿一個事例說事,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這樣慢慢地就可以加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然后課程的編排要科學。提到物理、科研,離不開實驗。那么就要將物理理論教學與實驗結合起來,比如,這個學期學習光學教程,那么把光學實驗調整到這個學期來做,同時任課教師之間要做好溝通,合理調整教學方案,保證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生已經有所耳聞,最后學生要意識到這種教學方案,并很好地運用,以提高教學效率。
3.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由心理學知識我們知道,意識能動性是指意識能動地反映世界和通過實踐改造世界的能力與作用。本身并沒有自主性、機動性、靈活性。有了人的參與,這項活動才具有生命。作為大學生,要積極地參與技能比賽,展示自己青春向上的一面。本校的“星空物語”社團經常舉行一些觀測活動,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感受天空的美妙;“數學建模”作為一項科技競賽,對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動手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科普文化節”,在這項活動中,學校開展很多科普講座,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科學知識,還以小組的形式舉行科普知識比賽,采取獎勵措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教師只有在指導過程中多總結,集思廣益,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在這項科技創新活動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