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小娟
摘要: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八年級學生,由于身心的急劇發展變化,帶來了種種發展的可能性,因此,這段新時期既是學生發展的危險期,同時也是教師教育的關鍵期。抓住八年級學生的特點,以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為契機,進行作文的疏導訓練,不但有效提高了作文水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關鍵詞:八年級;作文;心理健康;序列化
八年級學生正值“身心聚變”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期”。還有人認為八年級是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被稱之為“八年級現象”。當一種情況被人們重視并冠之以“現象”時,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其背后的根源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
一、從生理、心理和學習壓力三個方面來追蹤這一現象的根源
(一)生理原因
八年級學生多為13-14歲。普查資料表明:這個年齡是青少年生理迅猛發育時期中的最峰,男生身體體格正處于生長發育的突增期;女生體重、胸圍逐步向著女性成熟體型發育,第二性征如浪潮般洶涌襲來。
(二)心理原因
由于生理的發育帶來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變化,他們的情感情緒激易動暴躁并向兩極波動,愛憑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爭強好勝心急劇增強。認識能力顯著落后于獨立意向和行動能力,八年級在心理變化上是初中階段的一個轉折點,是一個關鍵發展階段,應受到特別關注。
(三)學習壓力
與七年級知識相比,八年級的知識內容要深得多﹑難得多。學生在學習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有的學生因此產生了畏難情緒,感覺學習吃力,由此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時間一長甚至破罐破摔,放棄了學習。這也是八年級學生學習方面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八年級學生應該盡早獲得明確的自我概念,選擇一個自己認可且確定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各盡所長,各從其志,努力承擔所屬責任。作文綜合地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個性、智慧等文化素養,展現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人生體驗、語言表達和個性創造等方面的能力,是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也對學生恢復自信、擁有健康身心并維護其社會功能穩定至關重要。
而現在學校使用的人教版語文八年級教材中,對于寫作訓練以單元為單位,這使得語文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具體和系統化的訓練。一學年下來,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提高,對寫作的興趣進一步降低,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尤其是影響了完成八年級學業的學生升入九年級后能否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
我認為八年級作文訓練應以認識自然、感知生命為主,著重訓練學生的體悟和分析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研究,注重學生作文過程的研究,注重作文個性的研究。
二、結合八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作文序列化教學
(一)認識自我
自我認識就是指人對自己及其外界關系的認識,也是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而人是很難認識自己的。八年級學生常常處在迷茫、矛盾和沖突中,對自我的認識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更新。因此,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認識的能力非常重要。
作文題目示例:《我眼中的自己》《我是一只期待飛翔的小鳥》《被自己感動》《我的煩惱》。
(二)認識自然
八年級認識自然,寫景狀物一類的作文與七年級有不同的要求。好的寫景作文,往往不取決于在文章中羅列了多少個景物,而在于無論寫到多少處景物,有一處必定是文章的重點,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單一的景物描寫,再美的景物也無法感染讀者,給讀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作者在寫景的同時,還要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讓讀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還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達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作文題目示例:《尋覓秋天的蹤跡》《我心目中的春天》《在這不尋常的秋天里》《我眼中的四季》《尋春》。
(三)認識社會
相對于自然,八年級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可以說很粗淺,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這方面的作文設計要簡單,易于把握。比如認識自己的班級、認識家鄉,對一些簡單的社會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等。
作文題目示例:《到民間采風去》《我家鄉的節》《我愛我班》《城市與我》《綠色生活》。
(四)感悟生命
八年級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正在由感性向理性逐漸轉變的過程中,直覺日漸敏銳。生命這個主題是很大的,如果面面俱到,把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感恩生命、生命贊歌等等這些方面都寫下來,可以洋洋灑灑數千字,但這種泛泛而談就會使文章“假、大、空”,不妨從一個人物、一個細小的生命、一件小事談起。
作文題目示例:《生命,有時也脆弱》《每朵花只能開一次》《像野草一樣頑強》《生命,脆弱的生靈》。
(五)體驗成長
作為青春少年的八年級學生,在一天天地成長著,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來,但長大的同時是伴著喜悅和淚水的。關于成長的作文是八年級必不可少的訓練環節。學生可以描繪成長的感覺,抒發成長的心曲,議論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作文題目示例:《成長的煩惱》《成長是一種美》《腳印》《成長的喜悅》《種子·幼苗·大樹》《成長的路上,他(她)牽著我的手》。
(六)學會感恩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私狹隘似乎成了當代學生的共性,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已經成了一種社會的需要。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沒有社會成員的感恩和報恩,很難想象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感恩是幸福感的基礎。感恩教育更是八年級作文序列的必要組成部分。
作文題目示例:《媽媽,我想對你說》《我心中的太陽》《師恩難忘》《他為我擺渡》《愛在左,感恩在右》。
三、好讀書,讀好書
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很好途徑,在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的課外閱讀,重視語言積累,并且對學生的閱讀量也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學生在閱讀時會有獨特的情感體驗,把這種體驗抒發出來,訴諸筆端,是提高認知的必然要求,更是鍛煉寫作的絕佳機會。這一點,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都非常重。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