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平
摘要:本文從政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入手,確立了以教學目標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同時提出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課堂教學;高效性;學生主體;準備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陣地。新一輪的高效課堂的改革活躍了我們的課堂。新的理念、新的課標、新的教材、新的教法讓我們的教師充滿了激情,學生充滿了活力,課堂教學也變得更為精彩。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熱鬧”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折射出課堂教學改革的某些缺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的解決。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我想談談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的認識,以及在提高課堂教學高效性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對高效課堂的認識
在新課程理念下,什么樣的政治課堂教學才是高效教學?這是每一位有責任心的政治教師必然要思考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指的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實施的活動。評價一節課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者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得不認真,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不能僅僅著眼于學生考試的分數。課堂教學是否高效不能與學生的成績完全劃等號,而更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教學的高效性的方法
(一)精心備課
精心備課是提高教學高效性的基礎。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與否,會直接導致課堂效率和教學的成功與否。因此,應該做到以下。
1.備教材。教師要理清教材中各個內容的編排體系,將某一知識點放置與所學單元、所在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可以將引人入勝的寓言故事、言簡意賅的歇后語、美妙動聽的音樂、幽默省人的漫畫等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講九年級“保護生態環境”這一內容時,引用了身邊怎樣過低碳生活的例子。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教材內容結合實際加以整合,挖掘教材所潛藏的資源,把教材的知識還原給生活。
2.備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樣的理念早就在教學中形成了共識,但令人失望的是這個理念大多說在嘴上,做在形式上,成了一個標簽。為數不少的教師認為課堂上不講透徹,不講周到就對不起學生,甚至沒有盡到教師的責任。教師過多的講解和分析占用了學生大量的體驗、積累、思考和演練的時間,讓學生處在不斷地被動接受的過程中。因此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到眼動、手動、心動、腦動。這就需要在課前準確了解學生的現狀,包括其性格特點、已有知識水平等,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積極性、能動性,既是現實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也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
3.備教學案。一節課再好,也要有其各環節。這其中重要的就是師生共用的教學案。對于教師來講,教學案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對于學生而言,教學案是學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的好幫手。教學案的撰寫,除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體現課標的要求,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要有經過教師精心篩選的習題。對于習題數量和質量要嚴格把關,要體現出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考察。既注重基礎知識,又提高其能力。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使用教學案,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利器。它不僅使課堂教學有所依托,而且能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提升教與學的效率。
4.采用多種學生活動的形式。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獨學、互學、組學等方式,教師在既能體現學生的意識,又能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分組時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交叉組合,讓優秀生帶動和幫助學困生,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善于反思是提高教學高效性的保障
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遺憾,因此課后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和延伸,好的課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和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關注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的同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要求教師要有“對象”意識。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為完成教學內容只顧自己講,而忽視學生聽。而在新課改中教師再也不能把學生當作收音機,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也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提高政治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更新時代理念,加強理論學習,善于反思總結,善于創新實踐,提升教學藝術,為此作為政治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
最后,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必須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擴大學生眼界,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真正交給學生“有生命的政治課堂”,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愛學、樂學、善學,把學到的課堂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
總之,新課程理念提倡的是以人為本。新課程的實施,關注的是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中學政治教師,只有抓住機會,與新課程一道,與學生一道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才能有助于教育的明天。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