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商務英語作為一個專業(yè),尚處在探索階段,還未形成統(tǒng)一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想培養(yǎng)出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商務人才,必須以就業(yè)需求為導向,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來增強商務英語教育的針性,提高師資水平,加強教學硬件,打造商務英語的專業(yè)環(huán)境。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建設;師資培訓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6 — 0156 — 02
從2007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首批獲準設立商務英語專業(yè),截至2012年,已有62所高校獲得教育部批準設立商務英語本科專業(yè)。此外,全國現有近700所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yè)或在英語專業(yè)中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課程。但數量的激增并不意味著目前我國高校商務英語的研究水平和教學水平已經成熟,相反,我國該專業(yè)的教學研究現狀并不樂觀。尤其是那些尚未取得商務英語專業(yè)開辦資格的院校,雖然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的課程,但在專業(yè)模式、課程設置、師資、教材、教學、實訓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對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不明確、課程體系不完整、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法單一、教材不完善等因素所造成。
一、綜合各家之言,明晰商務英語的概念
我國商務英語教學與研究始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951年創(chuàng)辦的“外貿英語”,已有5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經貿英語”、“商務英語”等不同歷史階段。目前商務英語專業(yè)在國內已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英語+商務”模式、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商學專業(yè)”模式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商務+英語”模式等。各大院校之所以在同一專業(yè)的建設上采用了不同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商務英語專業(yè)究竟培養(yǎng)的是懂商務的英語人才還是懂英語的商務人才,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商務英語在高校英語教育中的定位問題尚未解決,這與長期以來對商務英語的界定不甚明了有直接關系。商務英語是商務英語教學和學科建設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如不對它作定性的描述,商務英語教學和學科建設就沒有可靠的根基。〔1〕
從商務英語這個概念出現至今,學界就未能就它的定義達成一致,甚至有些學者并不認為它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學科出現。張佐成、王彥認為,商務英語是在商務場合中商務活動的參與人為達到各自的商業(yè)目的,遵循行業(yè)慣例和程序并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有選擇地使用英語的詞匯語法資源,運用語用策略,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所進行的交際活動系統(tǒng)。〔2〕王興孫認為,商務英語實際就是商務環(huán)境中應用的英語……也就是已在從事或將要從事商務行業(yè)的專業(yè)人才所學習或應用的專門用途英語。〔3〕埃里斯·約翰遜指出商務英語為特殊內容與基本內容的結合,其特殊內容是指與特定工作領域或行業(yè)相關,其基本內容是指在商務環(huán)境下基本的更有效的溝通能力。
縱觀各家之言,可以看出,學術界在宏觀上對這個學科還是存在一個較為一致的認識,即: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門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為指導的交叉性學科,它以英語為載體,綜合了英語語言文學,經濟、貿易、財會、管理、法律和文化等人文性學科領域。它是英語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任務是培養(yǎng)在國際背景下能夠從事商務活動的英語人才。
從這個認識出發(fā),基本可以把握商務英語的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并在其指導下,設置該專業(yè)的課程體系。
二、以就業(yè)需求為導向,增強商務英語教育的針對性
從商務英語的概念看,它涉及很多人文學科和領域,似乎在教學過程中對所有這些學科領域都應涉獵。但是具體到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如課時、師資、師生精力等的限制,對學生進行所有領域的通識教育是不現實的。如果堅持這樣做,只能是蜻蜓點水,泛泛之舉。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畢業(yè)生職業(yè)指向模糊,難以迅速勝任未來的工作。中國社會調查所(SSIC)發(fā)布的《2005年度中國英語培訓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九成英語學習者認為,英語學習要從應試英語向應用英語轉變。中國社會調查所通過對北京、上海等八個城市的1500個樣本調查發(fā)現:近八成被訪者都接受過或正在接受英語培訓。其中,42.7%的被訪者認為,接受英語培訓是為了提高英語運用能力。許多被訪者認為英語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技能,而非以前的升學階梯。因此,增強商務英語教育的針對性,即以就業(yè)需求為導向進行商務英語教學勢在必行。
三、根據自身條件,采取適當教育模式
基于不同的辦學思路和辦學條件,各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也不盡相同。大多數院校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程里加入經貿英語、外貿函電、商務英語視聽說、商務英語閱讀等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少量非系統(tǒng)性的商務知識,形成英語加商務知識的模式。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商科專業(yè)知識零散、膚淺、缺乏體系,更談不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除掌握一些商務英語詞匯,畢業(yè)生很難具備直接從事商務工作的能力。
師資力量較強的學校,可以開設商務方向強一些的英語課程,如進出口貿易英語、涉外財務英語、金融英語、法律英語、市場營銷英語等商務英語課程。這些課程的提供,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他們的商務語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就商務專業(yè)知識的深度來講,還遠未達到在其中某一領域工作的程度。這種模式和第一種相似,但商務專業(yè)感更為顯著。
還有一些學校,利用本校其他院系的資源,采取英語加漢語商科課程的模式。而這種方式受到課時、開課門數、學生的基礎及需不同院系協調等因素的限制。加之中文授課,很難提高學生商務英語的水平。
另外一種就是英語加商科專業(yè)方向,也就是廣州外語外貿大學采取的模式。這種模式是限定商科的專業(yè)方向,而不是泛泛進行商科通識教育。而商科專業(yè)方向課程需開出該專業(yè)的主干課并采用英語教材、英語講授。
筆者認為最后一種方式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學生就業(yè)都是最為有利的。當今社會不缺能說幾句英語的畢業(yè)生,而缺即懂專業(yè)又能用英語溝通的復合型人才。
當然,英語加商科專業(yè)方向的培養(yǎng)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專業(yè)精深,英語流利,還要求能用英語表述專業(yè)知識、解析專業(yè)詞匯。這對于剛剛由傳統(tǒng)英語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分支出商務英語專業(yè)(方向)的大多數院校來講,的確是個實實在在的挑戰(zhàn);但是,要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真正的復合型人才,商務英語專業(yè)必須向這個方向努力。
處于商務英語專業(yè)起步階段的院校,可以選擇自己有相對優(yōu)勢的一個或兩個方向,比如對外貿易或涉外法律英語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從課程的設置、教師的培訓兩方面入手,力爭把該方向的主干課開全,使課程成體系,使學生對這個領域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并提供實訓機會,讓學生不但具備理論知識,而且有動手能力。
要做到這些,就要求對有限的課時進行合理安排,把泛泛的課程變得有針對性。比如把視聽說課程變成基于進出口貿易流程這個特定情境的外貿英語視聽說。把口語課談論的話題設置成進出口貿易話題等。
在排課順序上,應該按照商務專業(yè)的內在規(guī)律來確定課程的接續(xù)。比如進出口貿易實務應該作為對外貿易談判的先修課,這樣,在講談判的各環(huán)節(jié)時,就不必先講什么叫發(fā)盤、什么叫索賠這些貿易實務的內容。
四、加強軟硬件建設,為商務英語打造專業(yè)環(huán)境
一個專業(yè)的存在和發(fā)展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高校商務英語教學面臨諸多問題,但最嚴重、最迫切也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師資問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必須有復合型的教師。而這樣的人才本來就不多,能來高校任教的更是鳳毛麟角。大多數商務英語教師是由英語語言教師轉型而來。這部分教師此前鮮有從商經驗,甚至理論也是臨時抱佛腳自學而來,因此,讓其深入淺出地講授商科知識,也真是勉為其難。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必須加強對師資的培訓。有條件的送到國外對語言和商科知識進行強化,至少也要將教師送到國內知名院校進行專業(yè)培訓。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不能滿足于僅僅把英語文獻用中文翻譯給學生。
教材的選用需要慎重。各門課的教材應有內在聯系,能夠做到起承轉合,即先修課與后續(xù)課程、同期不同課程之間應有內在聯系,做到銜接有序。
要培養(yǎng)真正具備動手能力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實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目前畢業(yè)實習對于各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yè)來說都是一個難題。愿意接收在校學生實習的單位很少,而且去外地實習還面臨著食宿、安全、經費等現實問題,這使得很多學校的畢業(yè)實習流于形式,學生在畢業(yè)前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基于這種情況,課堂上的實訓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真正的商務環(huán)境難以獲得時,只能利用虛擬的情境予以替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努力為學生設計商務場景,利用多媒體、網絡、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學生進行模擬演練,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知識的傳授上。
結語
商務英語是英語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從事國際商務交際活動的能力。它必須通過準確的定位來突出自己的專業(yè)特色,把語言、商務及其他方面的素質、能力復合在一起,才能造就在國際背景下游刃有余地從事商務活動的英語人才。
〔參 考 文 獻〕
〔1〕徐魯亞.“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與實踐教學〔J〕.民族教育研究,2005,(06).
〔2〕張佐成.王彥商務英語的界定〔J〕.國際商務,2002,(01).
〔3〕王興孫對國際商務英語學科發(fā)展的探討〔C〕//商務英語教學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