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新國
摘 要: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主要是通過班主任來執行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常用的方法就是談話。班主任如何把教育思想滲透到談話中,就需要班主任認真研究與學生談話的藝術,力爭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從五個方面談了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技巧。
關鍵詞:班主任;談話;方法;技巧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需要,許多農民工涌入城市去謀生,他們把教育子女的任務都留給了學校。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主要是通過班主任來執行的,班主任要開展班級工作,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處理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常用的方法就是談話。班主任如何把教育思想滲透到談話中,就需要班主任認真研究與學生談話的藝術,力爭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筆者從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對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技巧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坐向技巧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坐向通常有三種方位。(1)班主任與學生同向而坐,間距50厘米左右,這種坐法適用于與班級較優秀的學生談話,讓學生感到與班主任有一種相互信任的感覺,這樣學生愿意與班主任溝通。(2)班主任與學生坐成“L”型,這種坐法適用于與偶爾犯小錯誤的學生談話,這么坐讓學生感覺到與班主任有一種信任,同時可以體現班主任的威信。(3)班主任與學生面對面坐,這種坐法適用于與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談話,充分體現班主任的威嚴,讓學生感覺班主任在以班級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與之談話,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教育而感覺不到太多的壓力。這三種坐法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反應做出適當的調整。
二、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言語技巧
班主任要注意與學生談話的言語技巧,不要把自己放有高高在上的位置,不要以家長式的口吻出現,不要用訓斥的言語。特別是學生犯錯誤后,班主任談話時千萬不要動怒,動怒后學生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學生不與班主任交談,班主任的談話就成了一言談,根本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談話時首先班主任心態要平和。其次,對學生的錯誤事實要有理有據、準確無誤,不能用“可能、好像”等詞語。另外,要營造寬松的環境,制造愉快的氣氛,話語不要偏激,要生動有趣,話題也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最后,談話要有節有度,話語要注意分寸,適可而止,可以找學生的一些閃光點,批評要就事論事,不要刨學生以前犯錯誤的老底。
三、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情態技巧
班主任談話要注意情態技巧。(1)表情要友善,面目要和善,不能瞪鼻子、豎眼睛,目光要溫和,不要面若冰霜,學會微笑,但也不能嬉皮笑臉。(2)在適當的時候輔以必要的手勢,因為必要的手勢,可以增加親和力,讓學生感覺到與班主任有一種朋友的味道,心理上沒有壓迫感、審判感。(3)要注意語速,不要像放機關槍那樣,可以適當地停頓,讓學生跟上你談話的思維,不要談話下來后,學生不知所云。(4)要注意語調,不要偏重,偏重的話,讓學生有一種被訓斥的感覺,也不要一味偏輕,偏輕的話,會讓學生感覺到談話毫無意義,不愿意接受你談話的內容。
四、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方式技巧
班主任談話的方式也很重要。(1)要注重目的,為什么找學生談話,談話要達到一種什么樣效果,遇到違規的學生要單刀直入,點明錯誤,講明校紀校規,分析利害,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分析原因,讓學生不能再犯。遇到成績驟然下降的學生,要體貼安慰,幫助其分析原因,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幫助學生逐一分析,找到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排除學生的思想顧慮,使其盡快走出低谷。(2)要注意循循善誘,交談中可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誘導,可以是敘述自身經歷、談感受,可以是闡釋某種觀點、辨是非,可以引經據典,做到忠言順耳,使學生心悅誠服。不要講大道理,大道理學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可以多講身邊的例子,多講學生中的例子,讓學生真實感受得到,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五、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時機技巧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特別注意時機。(1)場地的選擇,不是比較正規的談話一般不要選擇辦公室,因為選擇辦公室,學生有一種站辦公室的感覺,可以是走路遇到,可以是課外活動時間,或者是勞動課。(2)時間的選擇,要根據學生思想狀況與情緒表現來定,如學生情緒不穩,容易激動發火,此時不易談話。如學習太忙,學生也會心不在焉。當學生犯錯誤后,學生遇到困難或家庭出現困難需要幫助時,學生成績下降時,學生取得成績得意忘形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學生對前途有困惑時等,都是與學生談話的最佳時機。(3)內容的選擇,一般不要談太多的內容,最好是就事論事,內容多了,勢必要很長的時間,學生就會顯得不耐煩,不會有好的效果。
作為一名班主任,掌握了以上談話技巧,并能運用自如,相信會使學生在班主任的談話下如沐春雨,巧妙地把班主任的教育意圖滲透給學生,起到教育的目的,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8.
[2][美]吉諾特.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馮楊,周呈奇,譯.海南出版社,2005-05.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利縣柘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