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能用英語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能參與討論,能與他人溝通信息,能情景對話、表演短劇等。但英語教學的現狀是很多老師仍然過于注重習題的演練,語法的講解,忽視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違背了英語學習的規律。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忽視任何一項都會制約其他技能的發展。
關鍵詞:口語;表達能力;初中生
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首先要有話可說,有感而發,難易適中,且能激發學習興趣。在課文閱讀材料中提煉口語練習話題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例如,我在處理How do you learn best?這篇閱讀材料時,先讓學生小組收集學好英語的各種方法,五分鐘后各組匯報,然后再討論哪些是最好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說了大量的英語詞句,如, reading English magazines, watching English movies,having conversations in everyday life,I think sending English text is also a good way等。我幾乎對每篇閱讀都先從提高口語表達入手,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為閱讀理解和英語寫作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在朗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要語調自然,語氣恰當。大聲朗讀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讀適用于不同基礎的學生,朗讀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個體讀,分組讀、表情朗讀等。每一種形式的朗讀都是對知識的消化、吸收,都是對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表情朗讀對學生領略語言文化的魅力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在特定的環境中,體會文本的語氣內涵,用或幽默,或激昂,或喜悅,或失望悲傷的語氣讀出來,從而增加學生對語言美的領悟,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就不是被迫表達,而是主動積極地展示語言的魅力。
三、在復習環節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目前,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他們的英語學習主要在課堂上。因此,我充分利用復習環節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如課前要求學生開火車式的ask anybody any question。這樣每位學生都將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準備回答一個問題和提出一個問題,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注重能力培養這一理念。另外,我還盡量將上一節學的內容設計成口語表達型:如用所學詞語造句,用所給的關鍵詞說一段話。有時讓學生將所學的兩句話的對話內容進行拓展性的再對話,拓展成四句或六句,或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展開對話。最好操作的一種方法就是看圖說話,看實物說話,看情景說話等,讓有表演才能的學生擺個POSE,或做些動作,其他同學進行配音。總之,我盡量調動不同層次、不同愛好學生的興趣,讓他們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