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芳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能進行初步的聽說讀寫,同時還能受到思想情感教育。這些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與課堂教學密切相關,因此,提高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意義重大。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課堂;效率;學生;互動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實施,語文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問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該怎樣做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呢?針對低年級語文課堂效率問題,下面談談我個人的認識。
一、緊抓課堂40分
要想使課堂教學的40分鐘充分發(fā)揮作用,首先要備好課。有人認為,小學低年級的課文簡短,不必花費過多的精力備課,這是極其錯誤的。拿識字教學來說,雖然課文內容較少,每課不過十來個生字,但要使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認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牢固掌握,就不是輕而易舉之事。教學這節(jié)課時,我們要考慮如何安排時間,運用何種教學方法講解重點、難點。與此同時,還要交給學生有關漢字的筆畫名稱、筆順、偏旁部首的名稱、間架結構等知識。這些內容,在備課時均需仔細斟酌,妥善安排。因此,只有備好課,才能向課堂40分要質量。
二、多角度多樣式進行教學
針對剛入學的兒童,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教學難點則是記清字母形狀。然而,有過一定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在課堂上一味學習漢語拼音的發(fā)音是單調無味的,我們可以根據(jù)孩子們的好奇心,采用直觀式教學。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圖片,利用這些與拼音字母形狀相似的圖片幫助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字母,我們可采用編順口溜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正6b,反6d;正9q,反9p……這樣邊教邊比劃,把抽象的符號形象化。學生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教學效果就特別好,教師就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了。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識字教學中,若讓學生被動地死記硬背,機械地抄寫,只會使他們學得乏味,根本談不上幫助他們形成能力。因此,識字教學要不斷改進識字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識字氛圍。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幫助學生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培養(yǎng)他們的口頭表達、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1.互聽互查,主動識字。上課時,先讓學生自學,然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發(fā)音有沒有錯誤,最后針對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可以舉行“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記生字的辦法多,從而大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用順口溜、字謎分析法。根據(jù)字形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教學中我們可以編一些順口溜或字謎請學生猜讀,變學習為游戲,使學生學得輕松有趣,同時又能印象深刻。如“園”字可采用順口溜:四周圍墻沒有門,兩個兒子坐中間;學習“熱”字,可采用猜字謎法: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掌握了該字的字形,還理解了字的意思。
3.多媒體助教,快樂識字。多媒體教學是聲光同步,視聽結合,它可以直觀、鮮活地再現(xiàn)觀察的事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三、課堂教學要注重師生互動
我們的教學常存在這樣一個弊端:一節(jié)課中教師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回答時卻是一問三不知。這就是所謂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我們在教學中要敢于放開手腳,讓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如分析字形,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拿“埋”字來說,看拆開后成了兩個什么字(土—里),啟發(fā)學生觀察土字做部首那筆發(fā)生了變化。這樣不僅記憶深刻,而且在書寫時避免了出現(xiàn)錯誤。課堂上盡量使多數(shù)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開闊了智力,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后作業(yè)負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莉莉.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2).
[2]丁慧蘭.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效率[J].新課程:下,2011(02).
(作者單位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孟莊鎮(zhèn)周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