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彩云
摘 要:語文教學,長期以來,承載著太多的“使命”: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言語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傳承民族文化……隨著課改的深入,語文課堂有了很多變化:師生對話、合作交流、載歌載舞、書聲瑯瑯、情意濃濃……很多老師突然發現:語文,要教的東西太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輪番上陣,在短短的40分鐘的時間內,全部如花兒般“綻放”。很多老師感嘆:教語文,太難。
關鍵詞:語文;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萬里長城不是一夜之間造成的,而是一天一天地逐步修建的;功能強大的計算機軟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一個個小部件組成的。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是否也能嘗試將繁瑣的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小問題來解決呢?
這兩年,我正在從事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就是教學內容太多,教學時間不夠。比如一年級下冊課文有34篇,8個識字教學另加8個語文園地。規定一周8節課的教學時間對很多人來說遠遠不夠,我也如此。我一直在反思:該怎樣進行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呢?
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翻閱《思維創新與創造力開發》中的“化繁為簡”后,我逐漸有所領悟。因為長期從事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我把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目標與高年級的教學目標混為一談了。從一年級開始,一個一個小目標的逐漸實現,才能累積到高年級時,孩子們的知識逐漸增多,水平逐漸提高。這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我太心急,所以感覺太累。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最大的階段性目標就是:識字寫字。至于給我們的大量的課文,只不過是個“例子”,其功用在低年級就是鞏固生字詞。
有了這樣清醒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我把我的每一節課的目標簡化、定位:主要認讀生字詞,會寫一類生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本身,我重點讓學生進行整體感悟,避免把課文分解得支離破碎。并且時刻提醒自己:他們是低年級的學生,別偏離自己的目標。這樣一個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到以后,我相信到了高年級,學生的整體素養就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日記教學在二年級上學期開始啟動。一篇好日記,標準很多:格式正確,標點規范,內容翔實,詞語豐富準確等,可是對于起步階段的學生來說,目標又很簡單:(1)初步感受日記的正確格式;(2)對寫日記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3)在寫作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4)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而我呢?基于教六年級的經驗,要求他們消滅錯別字,會用雙引號,字數要求達到200字左右。這樣一來,就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后來,對日記,我進行了教學目標的分解:
1.日記格式正確;
2.寫自己身邊發生的真實的事;
3.寫較為通順的句子;
4.有自己簡單的想法;
5.會用簡單的標點:,。?!
這么一來,分階段進行目標的達成,學生寫起日記來輕松了許多,對日記的興趣也一天天增加。在低年級階段對日記教學的總體目標大致完成,我又何愁繼續這樣教下去,學生的日記水平、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
我們也許沒有能力一次性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可以累積無數個小成功。因為“化繁為簡”會助你一臂之力!
(作者單位 安徽省繁昌縣孫村鎮孫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