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華
[摘 要]口風琴既是一種樂器,也是一件教學用具。作為學具,口風琴既能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促進學生歌唱、識譜、聽音、視唱能力及欣賞、創造能力的提高,還能在教學中結合鍵盤樂和吹奏樂的綜合訓練,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與集體榮譽感,從而實現藝術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教育目的。
[關鍵詞] 口風琴教學;指導思想;教學內容
一、口風琴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指導思想
“用59分鐘的時間去思考,1分鐘的時間行動?!睘榱吮苊狻跋棺用蟆逼娴乜磫栴},我們永遠遵循理念在先、行動在后的原則,用科學的理念指引行動的道路,避免誤入歧途。
口風琴作為學具的“器樂進課堂”與純粹的“器樂教學”要有所區分,這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問題。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國家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音樂新課標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到首要地位作為評價的標準,就啟示我們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過于強調演奏的技術性和技能性,勢必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甚至抹殺學生的創造力和創造熱情,這樣就失去了我們“器樂進課堂”的目的?!捌鳂愤M課堂”是一種教學手段,它并不是唯一。
口風琴作為學具的教學不僅要與各音樂要素的學習、訓練有機結合,還要與歌唱、鑒賞、創造等教學活動密切結合才能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音樂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有機結合、螺旋上升的。如:學習“5”音,除了進行各種音準、音高的訓練外,還要善于把學生學過的節奏:×— ×× ××等結合起來,進一步變成5—5 5 55,再與手號結合,與樂器演奏、聽辯、演唱發聲、音色結合,最后與創造、曲式結構等等相結合。通過這些練習不斷地把新舊知識融合、鞏固、發展,形成一定的教學習慣,來幫助學生學習音樂。
二、口風琴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1.教學內容及簡要過程:首先要求教師進行精湛優美的范奏,或通過各種現代多媒體,多渠道地讓學生感受口風琴及其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初學者來說,要與五線譜、基礎樂理知識等的學習相結合,當然也可以使用簡譜,掌握基本吹奏姿勢和正確的呼吸方法,要不斷地反復練習和鞏固,特別是一些基礎練習,讓學生在動中學、樂中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在識譜、視唱、彈奏上已基本掌握,這一階段,開始培養學習吹奏簡單的二或三聲部樂曲,在調整樂曲篇幅的同時,注意學生氣息的運用及掌握。在學生對基本技能技巧已掌握后,就可以進行綜合練習及基本創作。綜合練習時,先進行音階和練習曲的吹奏(主要為了進一步掌握、鞏固演奏技能技巧)。學一首樂曲時,無論指法的安排,還是練習過程,都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自由安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梢栽囍寣W生進行聲部創作、節奏創作、情景創作、配器創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多種多樣的教法:①善于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地進行技能技巧訓練;盡量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樂曲,一曲多用,既訓練技巧,又開拓樂思。例如:最初的連音吹奏,選用《小寶寶要睡覺》進行教學時,可以設計一個“靜謐的夜空,星星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睛,小寶寶安睡在搖籃里”的畫面。然后教師以輕柔連貫的長氣息采用連音奏法吹奏樂曲,把學生帶入樂曲所塑造的意境之中,學生很自然地就會輕輕地、長氣息“像蠶吐絲”一樣地吹奏,教師及時示范指導,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連音奏法。②采用多種教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進行齊奏、合奏、重奏的練習。例如:進行聽音模唱練習,以組為單位,每組的每個學生模唱一個(或一組)音,唱準了記分,累積算分,比一比哪組得分最高;進行節奏接龍游戲,教師發給每組第一個學生一個節奏信息,一個一個往后傳,到最后一個學生把這個節奏記寫下來,看一看哪一組沒有錯誤;進行變換拍號的練習,并即刻吹奏感受不同拍號所塑造的不同情緒、情感等等。多聲部的合奏中,我們每個聲部選出聲部長、副聲部長,協助教師帶領本聲部吹奏,在有一定基礎后,由他們獨立地帶領同學們編排指法,掌握所學樂曲。教師只是在學生遇到難題時再進行全班的或個別的指導。各聲部掌握好本聲部的練習后,幾個人自愿組合進行小組合奏。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
三、口風琴在課堂教學運用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遵循“降低難度” 、“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2.要求學生注意衛生,自備“吹嘴”;還要注意樂器的音準,做好科學保養、及時維修的工作。
3.發掘聽覺,提高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真正吹奏出“音樂”,注意音樂活動要體現美感。
4.面向全體學生,鼓勵學生發展特長。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