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似君
摘 要:職業道德教育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普遍都開設了職業道德教育課程,但是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本文探索了培養高職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期能夠對高職院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職業道德;教學策略
目前,職業道德教育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職業道德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已經開展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取得的教育效果卻不盡人意,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仍未有較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職院校在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時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仍以課堂教育為主,從而造成教學效果較差。筆者結合多年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經驗,認為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教育應該采取以下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學效果。
一、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增強學生參與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網絡、加入WTO等的影響下,學生視野不斷擴大,平等自主的意識不斷增強,思考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不斷提高,傳統的命令式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已極不適用,不僅令學生反感和厭煩,也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為這違背了教育規律,過分夸大了教師的主觀作用,嚴重忽視壓抑了教育客體的能動作用。因此,職業道德教育課堂教學,要由單向灌輸式教育向雙向交流轉變,要改變以往的單一說教模式,引入多種形式和方法,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實現教學雙方的互動共鳴。如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學生自講法、社會活動法、專題講座等,把職業道德教育內容融合在豐富多樣的形式和活動中,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受到相應的職業道德教育。如在講授“集體主義”時,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辯論和做游戲,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在講授“職業分工”時,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模擬不同的職業角色,增強職業意識;在學習“成才與就業”時,先讓學生搜集資料,參與教師的備課,客串教師進行教學。
二、積極開展社團活動,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社團活動大都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或所學專業有關。他們擁有很強的個性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在配合學校實施職業道德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許多高職學生在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確立了自己的就業方向,明白了以后職場中所需要的道德修養,同時在社團活動中還可以發現自己未曾意識到的能力、自己在文化學習和專業素質上的不足,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為自己的職業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與專業緊密聯系來確定社團活動的內容外,我們還應特別注意社團活動的形式。其常見形式主要包括演講、征文、社會實踐、實習和職業指導與咨詢。如征文活動既可以鍛煉高職學生在今后從業過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寫作能力,還可以使高職學生對自己暫時的或課外的兼職經歷作一番梳理,把自己的感悟經驗作一番總結。社會實踐是充分“發揮教學第一課堂、活動第二課堂、社會第三課堂的作用,通過校內模擬、社會調查、崗位見習、科學文化服務、勤工儉學、青年志愿者等活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了解社會、培養學生的職業應變能力。”職業道德教育應在學生實習前為實習做好準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密切與實習單位合作,充分借助實習單位中有經驗的的工作人員的力量,讓學生多向前輩們學習,汲取經驗,切實地體驗、踐行職業道德規范,做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
三、通過樹立典型示范,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典型示范就是利用榜樣激勵、利用典型引路、利用典型的人和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去學習、對照和仿效。利用典型示范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是運用先進典型高尚的精神激發學生敬業愛崗、樂業勤業、艱苦創業的意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典型,能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并把這種情感升華為理性的認識。典型示范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宣傳各行各業的英雄模范人物。學校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樹立先進典型,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例如“敬業愛崗、默默奉獻的管道修理工徐虎”、“崗位做奉獻,真情為他人”的公共汽車售票員李素麗等都是職業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二是邀請“社會各行業,特別是學生將來從事的相關行業中的先進模范人物、優秀畢業生、優秀教師到學校給大學生作報告或講座,講述他們是如何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做出不凡業績的,用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感染和激勵學生。”尤其要樹立高職畢業生的典型,他們比英雄模范人物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因此,也更容易使在校生產生共鳴和受到震撼。三是教師自身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在典型示范的教育過程中,學生在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并可以監督和激勵自己朝著典型榜樣的方向努力,最終將職業道德牢固地變成自己從業的素養和行為。
四、實施實踐性教育,提高教學效果
職業道德品質的形成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產生于具體的生活實踐。德育方法必須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開發、推行多種立體化、開放式的德育模式。因此,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實踐中來考察。要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社會生活,體驗復雜多變的社會道德情境,更好的了解社會對自己的要求,嘗試進行道德選擇,在實踐中學習、思考、領悟,從而形成社會所期待的職業道德品質。當然,從實踐意義角度來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并不是全盤否定課堂教學的地位,而是將知識傳授與實踐引導充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實現知與行的統一。實施開放式職業道德教育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與滲透。作為職業素質的重要內容,只有道德與各行各業的專業業務緊密聯系在一起,各門學科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在本學科發展中總是體現了某種道德和職業道德精神。因此,注重在各種學科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挖掘和提煉各門學科中的道德因素,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目前很少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中滲透職業道德內容,造成了職業道德與專業教學相分離,影響了專業課和職業道德教育的成效。二要加強與企業、行業的緊密結合。將行業要求、企業文化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是西方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例如,對于經濟學專業來講,可以將許多問題可供課堂上討論,如公司的行賄問題、欺騙性廣告問題、出售有潛在危險的商品問題等。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應與行業要求和企業緊密結合,強化實習、實訓。學生只有在職業實踐中去感受、體會和鍛煉,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當前高職院校大力提倡校企聯合,引入企業文化,可以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當然,這些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并不是孤立、死板地向學生呈現,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們需要根據職業道德教育的某一個主題、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當時的教育情境,綜合選擇利用各種教學方法,以彌補過去過分依賴課堂講授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劉代成.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職業時空,2007,5.
[2]李雨虹.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當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3.
[3]陳玲.高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