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瀘靜
摘要: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技術與藝術的同意,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以及微觀與宏觀的統一。在遵循自然和諧法則的前提下,產品設計更加貼和人的需求,達到人的社會性和自然性的統一。所以,無論是功能、形式還是材料,都應以人為本。
關鍵詞:設計;功能;材料;形式;以人為本;統一
工業設計史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作為人類設計活動的延續和發展,它有悠久的歷史淵源;作為一門獨立完整的現代學科,它經歷了長期的醞釀階段,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確立。工業設計產生的條件是現代化大工業的批量生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其設計對象是以工業化方法批量生產的產品。通過形形色色的工業產品可以發現,工業設計對現代社會的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構成了一種廣泛的物質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它也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它具有刺激消費的作用。工業設計致使商品與使用者之間存在一種除單純使用功能外的新關系。這種消費刺激,成為現代社會經濟運轉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前進。
作為一件好的產品,其存在的價值首要的是在于使用性,由使用性牽涉到多種功能因素的分析及實現功能的技術形式與材料運用。產品中存在著功能性因素,它能使全人類對這件產品能做出不同的反應。產品的功能性越強,使用起來就越順手。
現今的設計講究貼合人身,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為懶人設計的各種產品,其性能十分完善,功能細節處考慮周全。設計是為人的設計,產品生產是為人的生產,因此,其中心是人而不是物。所以產品在形式上的設計要為人的行為考慮而生產,不能脫離它們。產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是由一定的線條、色彩、形體、音響等在產品外部可以直接感知的物質屬性所構成的整體。產品的形式設計是工業設計師依據功能所作出的創造性活動,每一種新形式產品的產生就意味著含有一定的形式意義。產品設計主要是以實用為中心的物質生產,設計的目的也是為人的實用需要而設計。不同的設計形式,就會使人產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效應,因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美與不美的感受。
日本和韓國現今的產品設計在形式上十分時尚,讓人第一眼就能愛上這個產品,也就是所謂的一見鐘情。日本索尼獨家設計的PSP系列游戲機目前已經是游戲產品中的經典形象。我們這代人已經遠離了小霸王游戲機的時代,于是PSP的出現再次滿足了玩家,并且可隨身攜帶的形式更是可以讓玩家走到哪玩到哪。PSP在按鍵的形式上設計的十分貼合手型,充分發揮了每一個指頭的作用。其流暢的體形、線條和顏色,跟以前的游戲機相比有了根本的改變,是游戲機形式上新的突破。而現今流行的韓國趣味性小設計,在形式上非常生動,運用可愛的造型和清新的配色讓人一眼就喜歡上并產生想要購買的欲望。
工業產品在技術的表現上很大程度依靠對材料的運用和加工。先秦古籍《考工記》曾著:“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可見通過使用材料的性能和特點來表現美的特征由來已久,這也是現代設計主要表現手段之一。選擇合乎目的的材料有助于體現產品所固有的功能特征。
每種材料在質感、紋路肌理上就可能蘊藏著構成美的特征?!罢\如竹內敏雄所認為的那樣,技術加工的勞動是喚醒在材料自身之中處于休眠狀態的自然之美,把它從潛在形態引向顯性形態”。鑒于此,設計對技術美在工藝材料方面就有著特殊的要求。 選擇好的材料可以增加產品本身的特征,如果材料使用的不恰當,給人的感觀不好,就會影響到人對產品的直觀看法。
德國原就以盛產優良的鋼鐵而出名,奔馳車的質量上等跟它所用的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奔馳車的外殼材料是厚實的鋼皮,那么一般的家用車的外殼可能就只能算上是薄薄的一層鐵皮。而高光澤的外殼則讓車看起來更高貴。車內的材料也都選用的是舒適的軟質材料,讓人在放松狀態下開車。在材料上的優良性使奔馳車更勝一籌,也突出起它做工精良的優點。
產品應當“因質施材”,質”即內容或功能。這些都與人的條件息息相關,無論選用什么樣的材料,都應考慮到是否和人有所沖突。在此基礎之上,美觀又無害的材料既為首選。
無論是產品的功能、形式、還是材料,三種都缺一不可,將三者完美結合才能稱得上是設計美。這三者都與人有著密切關系,設計要以人為本,滿足人的需求為首,設計要立足在現實的基礎上再去面向未來。功能、形式和材料都是直接影響到產品的主要因素,以考慮人的因素為前提將其完美的結合,才是優秀的產品設計。
一直以來,覺得產品設計的天平上一頭是美觀,一頭則是實用。工業設計師們冥思苦想的設計其實是在為美觀和實用尋找平衡點,于是有了工業設計。分的再細致些,工業設計是將產品的功能形式材料與實用結合起來,做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產品,增添了人們的生活情趣。而我們,也在尋找著自己設計中的支點,努力創新的設計是在平衡點上的突破。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人,無論什么樣的設計都應與人融合,以人為本的設計,才是真正的“藝術性”的設計。
【參考文獻】
[1]何人可.工業設計史(修訂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趙江洪.設計藝術的含義.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3][英]弗蘭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鶴譯.北京:三聯書店,2001
[4]凌繼堯,許恒醇.藝術設計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