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君
在現在的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注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幾何圖形的解題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說的訓練。要想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離不開教師引導下對學生說話的訓練,我們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去說。
我認為數學課加強對學生說話的訓練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
一、有利于問題的提出和思想火花的閃耀
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還是以知識為中心,是兩種不同教學理念,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數學課堂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在課堂中教師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用小組學習等形式充分交流討論,有說話的時間,學生就會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斷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問題鏈就是教學的主線,問題教學的本真不是傳授知識,它只是手段,是領悟隱藏在問題鏈之中的提出問題、歸結于問題的方法。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與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可以根據教材特點指導學生講,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提供盡量多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概念、性質、法則的學習是個難點。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物、教具、多媒體演示或實際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含義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多講,理解其意。我們要防止死記硬背,但并不是說不記不背,對有些概念、公式,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學以致用。通過設計的各種練習,學生便會切實掌握這部分基礎知識。
四、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10以內、20以內及后面的100以內(整數)加減法口算,學生多數采用筆算,動手不動口。其實,在現階段“班班通”為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又動口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只要稍加引導,學生是有話可說的,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提高。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說話的訓練,把“說話訓練”看作是一項教學任務,認真去完成、持之以恒,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