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環 李軍
摘 要: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自主性作業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將學生互評、師評、家長評價相結合,為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提供機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再創造精神,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自主性作業;評價;多元化
學校實施生本教育,在自主性作業的評價中,教師的不同評價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要求我們要改變以往傳統的評價方式,探索評價的多元化,為學生創造自我發展的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發展。我認為落實有效的評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調動多元化的主體,讓評價“活”起來
評價自主性作業,應從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方式方面,由學生、家長、教師共同給予評價,合理地運用這些評價方式,不僅提高評價的效度,還能使評價“活起來”。
1.在組評中得到激勵
組評主要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合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由小組內的每位學生評價。對小組活動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小組內自評”和“組與組互評”相結合的方法,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互相監督。根據小組成員平時的表現情況,小組長負責把組內成員的表現情況記錄到每日評價表上。
2.在教師的評價中形成自我評價的能力
在評價的體系中,尤其注重教師評價的“鏡子反應”。因此,教師要適時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肯定的評價。如“你真聰明”“你的動作真快!”“你回答得很完整。”但教師的評價不能片面,教師的評價應有個“度”,不能喪失其應有的意義和價值,會讓學生“迷失自我”。如“你的動作真快,如果你做題時多一分細心,會做得又對又快!”“你真聰明,如果你上課能專心點,會有更大的進步。”這些客觀的評價指正,會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自我評價的能力。
二、創設多樣化的方法,讓評價“實”起來
落實獎勵制度,教師每天一小結,拿出約幾分鐘的時間,根據組長的記錄對當天的表現情況進行反饋,對于表現好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每周一總結,小組長利用周末把小組內的總分算出來,記錄到記錄表上,利用班里周四班會課,進行評比。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班里采用了兌獎制度(根據每周的得分情況,個人表現得分值,小組表現得月亮,小組成員5分換一顆小星星,5顆小星星換一個月亮)。每月一評比,根據每周的小組得分情況,把每月的總得分算出來,評選出“優秀小組”“優秀小組長”“優秀組員”并且進行獎勵。
在教學中努力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到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來,就能實現小學自主性作業,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方法的激勵下,在多元化評價功能的作用下,各方面的素質都可以得到了有效的發展,讓學生在精彩的課堂中自由學習,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小玲.多元化為課堂教學評價加溫[J].教學實踐與管理1994-2012合輯,2012.
[2]彭傳發.轉變評價觀念,讓學生參與評價[J]小學教學參考,2011(99).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