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曹秀芹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為學生一生發展奠基”的德育總體目標,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思想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德育整體化工程建設,找準德育教育的出發點,夯實立足點,強化支撐點,教育學生成人,培養學生成才,促進學校和諧發展,努力打造一流農村小學。
一、找準出發點——以人為本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的德育觀念,折射出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思想。在青龍山小學,人本化管理已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一種可親可近的教育行為。培養學生“自律、自強、自尊、自理、自立”的德育目標里,折射出的依然是人本管理的光芒。值日班長制、值周班長制、文明監督崗、安全監督崗、食堂衛生監督崗……讓學生成為學校管理的主人,培養了他們自主管理的能力;評選文明標兵、文明學生、六星學生等活動,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德育形象;在社會實踐中,每個學生“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種角色、培養一個習慣、形成一種品質”,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完善”,道德情操得到了升華;規范的升旗儀式等活動,讓學生在莊嚴之中接受愛國主義思想的洗禮;
青龍山小學的德育工作與時俱進,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學校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通過多種活動,如:小小演說家、校園小作家、閱讀大王等“校園小十佳”,尋找學生閃光點,讓學校的每一位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二、夯實立足點——完善制度
德育工作制度,是學校抓好德育工作的立足點,也是順利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幾年來,學校從教師德育工作崗位責任制和學生行為規范入手,不斷充實、完善德育工作的各項制度、明確職責,力求做到用制度來統領工作,用制度來約束行為。 學校在工作中健全了行政值周責任制;利用各學科德育資源,制定教師課堂行為規范,加強教師德育自身建設,避免了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效地保證了學校德育工作正常運行。 學校致力于學生行為規范的培養,先后出臺了《升降國旗制度》、《青龍山小學學生一日常規》、《青龍山小學養成教育序列內容》等制度,這對《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使工作責任更細、工作開展更順。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常規工作的實際情況,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文明班級評比細則》和《班主任考核制度》,把對班級建設的檢查納入到量化考核中,將考核結果與班主任津貼、文明班級的評選掛鉤,由于《細則》將學生的個體表現與班級集體榮譽相聯結,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強化支撐點——注重實踐 從開展德育實踐活動,來形成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又一亮點
在 “文明禮儀我能行”主題月教育活動中,各班開展了“尋找身邊的陋習”、“評選校園十大陋習”、“我是文明小博士”等主題中隊活動,通過小品表演、啞劇、相聲、小組唱等豐富多彩的文娛形式,使學生在自娛自樂中明真理,長真知,在啞然失笑中辨丑惡,明是非。“心懷感恩伴成長”,學校的感恩教育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母親節前夕,學校邀請學生母親來校參加“獻給母親的歌”主題中隊活動。活動中,孩子講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媽媽講孩子喜歡吃的食物;一系列互動游戲的展開和著教室里回響的燭光音樂,加上桌上擺放孩子寫的感謝信,給現場增添了濃厚的感恩氣息。“青龍山小學讀書樂”、“雛鷹展翅練才藝”、“心懷感恩伴成長”、“體驗成功共成長”、“交通安全伴我行”、“文明禮儀我能行”……學校開展的德育實踐活動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少先隊大隊部開展主題觀摩活動,各中隊觀摩后圍繞每月主題,有的放矢地開展中隊主題教育活動,把主題教育月活動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重視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指導和該類家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開展幫扶活動,開設免費親情電話。本年度,我校共有此類學生47名,學校為這些孩子確立了幫扶教師,建立了幫扶檔案,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也能向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條主線,今年我們實施開展了本年度所計劃的六項專項活動“會守紀、會學習、講禮儀、重安全、愛勞動、講衛生”,讓學生人人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文明素質,把養成教育生活化,具體化和序列化。
我校有著德育工作的優良傳統,學校提出的“讓學生既成人又成才”的德育觀,一直鼓舞鞭策著青龍山小學人,所以我們學校把以德治校作為學校的育人宗旨,堅持以道德行為規范教育為基礎,找準德育工作的基點,使德育教育規范化、系列化,堅持不懈,勇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作者單位:枝江市青龍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