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
[摘 要]我國醫療腐敗藥價虛高等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產生這類問題原因主要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藥監部門監管不到位,醫務人員專業性缺乏,及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等等問題,只要做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及監督力度,建立健全醫療衛生系統的法規和制度,加大政府投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
[關鍵詞]醫療腐敗;藥價虛高;治理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5 — 0042 — 02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其中,醫改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之一,十八大報告重點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以人類的健康服務為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礎公共衛生服務。健全全民醫保體制,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及救援機制,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改革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從2003年開始至今,醫改已經走過了十年的風雨歷程。
醫改這十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醫療腐敗和藥價虛高仍為我國醫療市場中的普遍現象, 這在惡化醫患關系的同時, 也加重了患者的支付負擔, 從而成為 “看病難、 看病貴” 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醫療腐敗藥價虛高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一)醫療腐敗表層現象“紅包”
“紅包”是患者及其親屬額外贈送給醫護人員的各種禮品或禮金的總稱。,“紅包” 現象的產生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當患者向手術醫生支付 “紅包” 時, 希望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給予自己更科學更細心的操作, 在住院期間得到醫生更耐心更頻繁的關注。但往往這種期望多是患者的自身心理安慰,由于不良風氣的影響,不送“紅包”反而成了一種反常行為。二是醫生的處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收入和患者的消費水平,當患者以 “紅包” 形式額外支付醫生時,醫生的處方將在保證同等療效條件下朝著減少患者費用的方向發生變化,而當這種費用的減少超過 “紅包” 支付時, 患者和醫生之間利益達到了平衡。患者會認為“紅包”物有所值,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心理安慰,又能減少醫療費用的支付。醫生則在這一過程中,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達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醫療腐敗深層現象:重復檢查
醫療腐敗現象除了被大眾廣泛認知的“紅包”外,重復檢查也被認為是醫療腐敗現象之一,重復檢查是指患者在醫療機構治療診斷中,進行的項目過多、費用過高的一些檢查。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五點:一是政府財政補貼不足,目前國家給予的財政補貼不到醫院正常運轉所需費用的10%,其中90%的費用需要醫院自己創收。二是由于醫患關系的緊張,醫生往往為了規避責任,而進行大量重復檢查。在我國的醫療糾紛處理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當出現醫療糾紛時,患者不必出示醫生有過失的證據,而醫生必須有證據證明自己在醫療過程中無錯誤診斷及治療。所以有些醫生為了自保,會進行他們自認為的全面檢查。三是醫生自身診斷水平有限,必須借助醫療器械。個別醫生由于自身醫學知識有限,或是懶于進行物理檢查,導致醫生過多依賴于醫療器械的檢查。四是各大醫療單位沒有檢查結果互認制度,在不同醫院進行的檢查結果不能互相認定承認,造成過度醫療,醫療機構之間沒有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機構,造成患者每次就醫都有進行重新的全面體檢。五是患者及患者家屬的盲目要求,有些患者由于享有醫療保險或是公費醫療,在就診中往往會主動要求醫生為自己進行全面檢查,造成不必要的過度醫療。
(三)藥品價格虛高
關于藥品價格虛高這一現象, 產生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患者缺乏有關藥品的專業知識,往往是醫生開什么藥就用什么藥,不知道同等療效的藥品是否能用更價廉的藥物代替,醫生利用藥品規格、 包裝、 商品名等的多樣化以及藥品廣告等策略, 使患者很難獲取有關藥品的有用信息, 以防止醫院處方的流失。因此患者有時不知道藥物主要療效是什么,只能接受處方,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等,導致了同等療效的藥物哪個最貴哪個最暢銷的怪圈。二是藥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不恰當行為, 目前我國藥品生產企業約有 6000 多家, 而流通環節企業則達到數萬家, 醫藥器械的銷售存在著過多的流通環節。從醫療腐敗的回扣供給方面看, 由于無序的惡性競爭, 造成在醫藥器械銷售中回扣大行其道。過多的醫藥企業, 特別是中間環節企業為了生存, 千方百計讓自己的藥品進入醫療單位, 送回扣是其重要銷售手段, 最后藥品流通過程中的過多費用都附加到藥品中,由患者埋單。三是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不作為。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藥價虛高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監督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過程中,紀檢監察、價格、衛生、藥監等有關部門不能做到通力協作,有些環節甚至出現了監管漏洞,沒有完善的監管信息系統,信息資源無法共享,使得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無法實施。四是以藥養醫。在此體制下,政府既沒有給醫療衛生體系以充分的財政撥款, 又將醫療服務規制在一個很低的價格水平。如果沒有其他資金來源,醫生服務無法得到足夠補償,醫院經營將難以為繼,當然也就更談不上醫療體系的健康發展。因此,國家允許醫院可從藥品銷售收入中獲得 7 % ~ 15 %的分成, 借以補償醫院和醫生收入。不管以藥養醫體系的出臺動機和歷史背景是什么,其在客觀上造成和加劇了看病難、 看病貴問題。
二、醫療腐敗、藥價虛高治理方法
分析醫療腐敗和藥價虛高的產生原因,不難發現其中有許多共同點,在治理過程中,齊抓共管可以得到理想效果。
(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首先醫務人員違法違紀,往往是從思想蛻化開始。加強對醫院領導干部和重要崗位人員反腐倡廉教育,因為這兩類人員權利大,不論是醫藥的采購還是醫院自身院風的形成,都主要受到這些人員的影響。因此,醫療單位要不斷改進教育方法,要深入研究反腐倡廉教育規律,在施教過程中,客觀對待教育對象的認知心理和接受能力。
(二)建立健全醫療衛生系統的法規和制度
預防醫療腐敗、藥價虛高,必須有適應醫療衛生系統特點的法規和制度,這是醫療改革的重中之重。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原有的制度需要不斷完善和補充,特別是要注重收支分開、管用分開,形成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制度機制,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
首先,要建立健全藥品、醫療器械招標、采購的相關制度。重點加強對藥品、設備、物資采購等部門的管理,依據法律、法規,嚴肅查處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過程中串通招標投標、商業賄賂、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保障藥品集中招標工作的公開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維護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活動的良好秩序。在監督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過程中,紀檢監察、價格、衛生、藥監等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完善監管信息系統,逐步實現有關部門信息資源共享,為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提供信息服務。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必須堵塞采購中的漏洞,從而有效遏制權錢交易的歪風。
第二,要建立嚴明的獎勵和懲罰制度。對在醫療活動中技術高超、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優秀醫務人員給予獎勵,可以通過媒體進行大力宣傳,在行業內進行榜樣帶頭作用。將醫務人員的醫德考核與職稱晉升、獎金分配、干部任命等掛鉤。對有些思想上出現問題不思進取、以醫謀私、違章違紀的人員要給予法律的懲罰,并利用案件開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鐘長鳴。
第三,要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醫院作為具有公益事業性質的單位,應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能把經濟指標、醫院規模作為考核的標準,醫院是否能夠擁有穩定的醫務人員隊伍,是否能夠提高社會效益,醫患關系是否融洽等等。這些都應該作為考核醫院的標準。要全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和諧科室以及和諧醫院。另外對于醫務人員的職業能力也應有相應的考核制度,醫務人員是否合格,不能單從學歷一方面考慮,在工作中是否出現過醫療事故,是否有患者投訴,是否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堅持學習等等,都應該作為考核標準。
第四,要建立網上患者信息登記,對于同等級別的醫療機構要進行信息互認,在一定期限內的檢查結果應做到相互借鑒,加大醫護人員的職業能力培訓,提高專業技能,避免依賴醫療器械的現象產生。
(三)普及醫學知識促進醫療行業發展
醫療機構之所以出現矛盾,除了有部分醫務人員工作失職,醫療體制不健全,醫療投入不足外,醫患雙方信息的嚴重不對也是加劇以上問題的原因之一,因此普及醫學常識,是緩解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當患者對自身疾病,對基本用藥有一定了解,可以同醫生對用藥,檢查等多個過程進行討論,最后認同醫生的處理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規避掉過度檢查,過度用藥等許多問題。
(四)加大政府投入根本解決醫療“頑癥”
無論是藥價虛高還是醫療腐敗,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導致藥品收入成為中國醫療單位目前主要收入來源。一般政府的資金投入都只夠維持醫院正常開支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醫院除了靠一些收費較高的檢查項目如B 超、 CT 掃描、核磁共振等, 就只有靠賣藥創收了。因此徹底實行醫藥分開核算、 分開管理, 全面改革以藥養醫的局面,是必然之舉。其次加大政府投入,使醫生報酬與醫院經濟收入脫鉤,使醫院真正回歸到公益性的發展軌道上來。保證醫護人員的收入能夠達到同等強度勞動中收入較高的水平,提高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利用高薪養廉,使整個醫療行業盛行廉政之風。
〔參 考 文 獻〕
〔1〕寇宗來. “以藥養醫”與“看病貴、 看病難 ” 〔J〕.世紀經濟,2010,(01):49-68.
〔2〕徐彤武.奧巴馬政府的醫療改革及其前景〔J〕.美國研究,2010 ,(01):8-32.
〔3〕孟雪,柳學信.當前我國醫療腐敗的表現形式、 成因及其治理〔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 2007,(01):9-12.
〔4〕張二華.藥價虛高與醫療腐敗的成因研究〔J〕.黑 河 學 刊 ,2007,(01):27-29.
〔5〕李永生.醫療腐敗與醫院管理倫理〔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2006,(10):12-14.
〔6〕許素友,王延中.醫療行業腐敗的根源及對策〔J〕.經管論壇,2008,(07):25-30.
〔責任編輯:杜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