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伍妞
摘 要:體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體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積極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要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結合教學實際,適時安排活動,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學方法
學校體育教學,不僅要對學生的身體負責,還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負責。作為體育教師,要通過實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合理的心理治療,從而保障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一、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健康以及健康的重要意義
要讓學生知道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它包括沒有功能性障礙,沒有身體上的不適,沒有社會公認的不健康行為。體育鍛煉能增強人的體質,還能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學生要科學地鍛煉與養護身體,使自己具備健壯的體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多做貢獻。
二、讓學生在體育中得到熏陶,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結合教學實際,教師應該多讓學生參加一些游戲活動,參加輕松活潑的體育活動,如練習集體舞和韻律體操。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進行活動,在思想情操上也得到陶冶。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心胸豁達、積極向上的情懷。體育讓學生得到了熏陶,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創設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教師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和學生一起參與,一起溝通,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與我交流多了,情緒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的共振、情感的共鳴,做到認知上相近,情感上相融,心理上互動。教與學、學與練的情緒更加高漲。改善師生關系,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
體育教師要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反思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我在上體育課時,曾經遇到這樣一個學生,叫他做什么,他偏不做。經過反復的磨合,師生之間的感情溝通了。這個學生不再有違課堂紀律的現象,反而,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作為體育教師,如果經常諷刺、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就會造成師生公開對抗,甚至釀成悲劇。我們要十分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善于處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把關愛送給學生,把健康送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五、樹立“無差生觀”
有位校長說得好:“每個學生都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有的盡管現在還暗淡無光,只是一時被云霧遮住了,一旦沖出云霧就會光芒四射。”體育教師愛學生,就要相信學生,要欣賞學生的長處和每一點進步。要相信學生人人能成才,多看學生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不但會贏得學生的尊重,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李百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普及出版社,2007-12.
(作者單位 河南省博愛縣柏山鎮貴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