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丹
摘要:《傲慢與偏見》與《簡·愛》兩部小說分別通過兩位女主角的愛情、婚姻、金錢以及道德的觀念展現了她們的女性思想和觀念。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兩位女主角的女性意識。
關鍵詞:平等;獨立;愛情;婚姻
一、從兩位女主角性格方面分析
簡·愛—一位顛覆當時社會主流的女性形象。從小就展現了她獨特的反抗精神。當簡·愛和她姨媽住在一起時,她希望和她表哥獲得同樣待遇;當她在洛伍德學校時,她希望同其他同伴同等對待;當她生活在桑菲爾德莊園時,她渴望獲得尊嚴和公平;當她遇見圣·約翰后,她依然找了一份鄉村教師工作獨立生活。簡·愛期望經濟獨立從而達到自身的成功。她行為獨立并能很好地掌控她自己的幸福。在桑菲爾德,她的經濟獨立使得她能對羅切斯特表明“我們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與簡·愛相比,伊麗莎白的抗爭精神有其共同點也存在其不完整性。伊麗莎白反抗當時社會的女性形象。為了探望病中的姐姐,徒步穿過泥濘的田地;反對年幼的妹妹必須等姐姐出嫁才能踏入社會;她同樣反對女孩學習僅僅只是為了取悅男性。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男權社會里自給自足是女性平等和自由的標志。在男性社會里,女性通常被剝奪擁有財產的權力并且沒有獨立的空間。因而,女性主義研究學家將重點放在女性經濟獨立上,分析男性與女性之間經濟的不平等性。在《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一直將自己放在第二位,因為她必須首先依靠父親的經濟支持而后依靠她的丈夫。無論她如何美麗、聰慧以及有個性,經濟獨立決定了她只是男性社會的附屬品。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伊麗莎白拜訪彭博里莊園時希望自己是這個莊園的女主人這一點可以看出來,她依舊為財富所誘惑。
二、從兩位女主角愛情觀進行分析
許多女性渴望結婚僅僅只是為了獲得經濟保護,或者擺脫不和諧的家庭狀況。除此之外,家庭壓力可能是女性步入婚姻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沒人可以否認婚姻、家庭和愛情是所有女性最關心的話題,兩位女主角也毫不例外。伊麗莎白和簡·愛有著某些相同的婚姻觀和愛情觀。她們都明了愛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婚姻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及相互理解的基礎之上。
在《簡·愛》中,當簡得知羅切斯特先生有一位瘋妻子時,她無法忍受自己淪為他的情婦,離開羅切斯特先生。而后因為知道自己與圣·約翰之間毫無愛情,僅僅只是他的附屬品因而拒絕了他的求婚。在簡離開圣·約翰,回到羅切斯特身邊扮演妻子的角色,此時此刻他們是平等的。就好像她對羅切斯特說的她現在是位“獨立的女性了”。簡可以掌控她自己的生活,嫁給羅切斯特。她總結他們的幸福:“我所有的信任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所有的信心都獻給了我,我們性格正好相合———結果就是完美的和諧。”
與簡·愛相比,伊麗莎白在對待愛情和婚姻上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在《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對達西的感情源于她對達西的偏見。在這個過程中,金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達西第一次出現是在尼日斐的舞會上,宛如一顆璀璨的星星。他的形象、他每年一萬英鎊收入、他的權力和社會關系立馬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們沒有理由相信如此優秀的男士不會吸引伊麗莎白的注意。伊麗莎白和其他女孩一樣,為了找到一位好的丈夫而參加舞會。
在愛情方面,簡·愛從來沒有想過依靠男性生活。她不愿意成為男性生活的附屬品。與伊麗莎白考慮到達西的財富相比,簡·愛的獨立性是完整的、非傳統的。
三、從兩位女主角的女性意識進行分析
伊麗莎白美麗、大方、迷人并且性格溫和。當姐姐簡在尼日斐生病時,她獨自一人不顧天氣徒步一周去探望姐姐;當得知達西拆散簡和賓利時,她敢于當面斥責達西;當莉迪亞丑聞發生時,她立刻向她的叔叔尋求幫助力爭保全妹妹的名聲。作為一名十八世紀女性,伊麗莎白同樣也迎合當時男權社會的需求,例如手工活、彈鋼琴以及打理家務等等。從基督教道德上來看,伊麗莎白承載許多女性特點,譬如謙虛和順從。她的女性意識同樣也反映在她等一直是在等待男性向她求婚,甚至在感覺到達西對她的愛時,依舊選擇等待。可能按照女性主義標準來看,伊麗莎白的反抗意識對于顛覆以男性為主導的世界依舊很微弱。無論如何,這些不同的性格特點幫助伊麗莎白克服了階級隔閡并且贏得了與她同齡的杰出貴族的青睞。這對于十八世紀的女性來說是一個大跨步。
對于簡·愛來說,她克服了自我劣勢并且為了獲得與男性同樣的權力而抗爭。小說中,簡作為一名家庭教師主要反抗了四位主要的男性壓迫者。甚至面對她的愛人羅切斯特時,她依舊表現出了追求女性平等的姿態。盡管羅切斯特一再解釋他與貝薩的婚姻是如何被安排,她依舊拒絕以情婦的身份與他生活在一起。盡管想法很浪漫,作為當時的女性,簡依然無法接受。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簡具有反抗精神,同時也具有其傳統性。我們同樣不可否認簡潛意識反抗羅切斯特的傲慢與自大,使得她不可能迷失自我。離開羅切斯特之后,她重新找回了自我。這對于她的獨立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步。簡發現對于她來說有著比討好和取悅愛人更重要的事情。簡最后回到羅切斯特身邊時,她不再是名依靠微薄工資生活的窮教師,而是一位經濟獨立的獨立女性。總的說來,愛情、平等和獨立對于簡來說同等重要。她的強大和明確的女性意識在十九世紀英國十分少有。
總的來說,她們都相信愛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婚姻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以及相互理解基礎之上。時光飛逝,女性的地位和女性意識已過較大發展,兩部小說依舊對當代女性婚姻價值觀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這一點,無容置疑。
(作者單位:武漢東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