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魯峰 馬克明
情境的價值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興趣,再完美的教學設計都是紙上談兵。但是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感性興趣層面,興趣能夠延伸發展,才是教學的主旨。也就是說,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要將情境的作用發揮到極大,讓學生在富有內涵的思考探究中,將興趣內化為內驅力,成為繼續探究的源泉。
化學情境教學設計分析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能成為課堂教學的“興奮劑”,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愿望的生成,并能實現課程標準中強調的“為學生創設體現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的貢獻,深刻體驗化學的價值”這一目標,是教師在選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本文謹以“松花蛋中的化學”為例,闡述筆者對情境教學案例的思考與運用。
一、案例分析
皮蛋的歷史發展、制作保存、營養健康及食用注意事項等,都蘊含著化學知識,從初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課程標準來看,可分解出下述課題。
1.探究松花蛋中浸泡液的溶質組成
從知識角度,包含著酸堿鹽的性質、物質的溶解性等內容。從技能角度,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關鍵。從觀念角度,微粒觀、變化觀、價值觀等會有所體現。從環保角度,則涉及到對廢棄液的無害化處理。
2.探究“毒松花蛋”內因
這個話題主要涉及到物質的營養、有毒物質對蛋白質的破壞、健康飲食等。像毒皮蛋中涉及到的硫酸銅、氫氧化鈉、氧化鉛等物質,其中硫酸銅、氫氧化鈉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在探索這一課題中,會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這幾種物質的性質,并通過“毒皮蛋”產生的危害,使學生從另一個角度體悟化學的價值。
3.探究松花蛋的歷史演變
從最初偶然發現皮蛋,到后來的泥制皮蛋、無泥皮蛋,感受人類智慧的發展,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
“松花蛋”蘊含的知識遠不止此,如松花蛋中特殊氣味是如何產生的?為什么松花蛋吃起來比普通蛋要鮮?皮蛋的蛋黃為什么呈現青灰色等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具有更豐富的化學知識,由此也可激發學生深入學習化學,保持對化學長久的學習興趣。
二、案例情境創設分析
將松花蛋作為一個教學資源,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從引發學生探究興趣、融合化學探索問題角度分析,可采取下述方案。
1.實物展示
展示松花蛋和普通蛋樣品,讓學生在觀察對比中產生制作松花蛋的興趣,從而引出對配料的探究。
實物由于與學生距離最近,所以最易于引發學生的共鳴。“眼見為實”,看到的、摸到的就是最真實的。真實往往帶來共鳴。讓餐桌上的食品走上課堂,無形中縮短了未知與已知之間的距離,學生產生興趣也屬必然。
2.實驗引入
可事先組織興趣小組進行課外探究并錄像。課堂上以播放錄像引入,由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予以解決。
化學實驗探究是吸引學生的最佳學習方式。事實證明,對于自然科學來說,最具煽動力的當屬實驗探究,因此以實驗引入的形式,必然讓學生趨之若鶩。何況,本處以學生自己的實驗作為學習媒介,對實驗者本身是一種鼓勵,對為參與者來說是一種誘引,總之,對全體學生來說,都形成了較強大的吸引力場。
3.新聞引入
可播放“毒皮蛋”相關新聞,引發學生探索欲望。
任何來自生活場景的學習素材都會引發學生思考,何況“毒皮蛋”本身就具有強烈的震撼作用。因為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會在另一種被摧殘的生命現象中找到共鳴,共鳴本身就是興趣。
關于情境創設的方式不一而論,但不管如何創設,挖掘“情境”的價值當屬首要。情境的價值首先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興趣,再完美的教學設計都是紙上談兵。但是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感性興趣層面,興趣能夠延伸發展,才是教學的主旨。也就是說,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要將情境的作用發揮到極大,讓學生在富有內涵的思考探究中,將興趣內化為內驅力,成為繼續探究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