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年魁
新課程觀要求,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要注重以人為本的觀念。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解決好內在的因素,才能使學生由厭學到樂學,再由樂學到善學,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進而達到教學目的。而探究式教學能使班級教學煥發出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這恰好能滿足新課程的需要。
物理課堂教學以人為本實效性探究式教學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運用新的教育觀、新的教師觀、新的學生觀、新的課程觀,更關注的是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法是解決課堂實效性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探究式教學,能使班級教學煥發出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在眾多的方法中探究式教學被人們認為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與新課改吻合)。而探究式教學正好符合新課改的需要,既然如此,老師應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
課堂教學選用探究式符合新課改的需要,通過探究式教學,避免了教師一言堂的現象,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動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的發展創設了更大的空間,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同時,探究式教學提高了教學內容的思維價值,促進后天發展的可持續性,從而激發創造性思維,進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好奇心、求異性、質疑、創新。
在具體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創造性地提出問題,也可以采取生生互動,讓學生自主確認問題,還可以師生互動,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教師正面引導亦可以啟迪思維,使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可以說,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不可或缺的兩大部分。探究式教學,啟發教育我們重新審視師生地位的本質,正確定位師生角色,使師生關系逐步實現從傳統向原生狀態的轉換。這樣也改變了學生傳統的課堂學習觀,逐步構建科學的新型的課堂學習觀。
其實,教師在學生有能力承擔責任的限度內,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權和管理權,給學生方法,鼓勵學生成長,使其在完善自己的同時快樂著。
既然探究式教學這么好,怎樣才能做好探究式教學呢?
首先,探究式教學模式不應形式化和程序化,切忌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都能運用探究式教學。而應在進行高中物理課改中,通過“自主探究式”課堂實驗教學逐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處理實驗設計題時,表現出了較強的創新能力。同時,使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可以獨立地解決一些相關問題。
其次,再來談探究式教學。教師要做好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設計符合實際的理念進行教學。比方說,現有的器材、資源、條件等。因為課堂上,學生是利用教師與學生共同準備的器材設計方案,進行探究的。
一、認真分析,設定目標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析。根據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探究欲望、成就欲望和交流欲望的程度,切合實際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充滿激情地學習。
運用現有的器材、資源,現有的條件進行設計,這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探究的空間,面對不同的學生,也給教師留下了教學設計的空間。同時,“討論與交流”為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實驗與拓展”和“說一說”以及“做一做”欄目,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門設計。總之,制定的目標應能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功能。
二、創設情景,提出猜想
創設情境的合理性及嚴密性,是能夠引發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重要保證。根據生活實例,創設合理的以所要學習的內容為主體的物理情景,讓學生迅速產生疑問,產生解決問題的沖動。好奇心來了,事就好辦了。
比如,在“宇宙航行”一節,以“神州八號”為素材,通過多媒體播放;在學習《牛頓定律應用》時看“摩天輪”,學生看后情緒高漲,并且都想要試一試,此時老師應充分讓學生動起來,大膽相信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一定能玩出問題來。
果然,同學們根據自制的實驗器材在玩的過程中互相交流討論,各自都有了質疑(到此,創設的情景可謂大功告成了)。接著,讓學生根據情景再現后的觀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如宇宙飛船里的宇航員在太空的重力有多大?飛船繞一圈得多久?
電梯向上加速時,人對底板的壓力與重力有什么關系?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師順勢提出本節的探究主題,鼓勵學生針對課題,結合情景,大膽地猜想,提出假設。如對前面所提的課題,學生就會有如下一些猜測:可能跟加速度有關,加速度越大,壓力越大;同時可以提出向上減速時或向下的各種情況,等等。
三、營造氛圍,親歷過程
在學生親歷課堂實驗探究之前,教師應對所使用的儀器做好充分的安全檢查,熟悉儀器的結構、原理等,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大膽進行分組實驗探究,并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
物理離不開數學,物理規律需要用數學來表達。
學生經歷數學推導后,抽象思維得到了訓練,對物理規律有了更加深入的定量的認識,從而培養起學生科學探究時深思熟慮的意志品質。
四、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在整個探究活動過程,必須相互交流體會探究歷程,加以總結,升華,得出結論,形成報告,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讓他們學會了交流、分享,尤其是對失敗活動的總結,一定要找到失敗的原因,以取得另一種成功。
在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既要重過程又要重結果,因為沒有結果的過程是沒有意義的。通過探究,使學生獲得知識、培養技能、經歷過程、掌握方法、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從而體現探究的價值。
由此看來,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選用探究式能使班級教學煥發出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加課堂的實效性,在眾多的方法中探究式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