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一望無際的原野隨你去流浪,你的心和大地一樣寬廣……”
不久前,微博流傳著一段視頻。視頻里,任志強穿著西服,站在大屏幕前投入地歌唱。
早在40多年前,任志強也曾唱過類似的草原歌曲。
那是1969年11月,在內蒙莫力達瓦自治旗巴彥公社興農大隊。四個下鄉插隊的知青,穿著厚厚的棉衣,戴著翻毛的棉帽,騎著駿馬,馳騁在廣闊的草原上。
盡管,綿延向遠方的是遍地的枯草;盡管,四個青年的微笑有點兒僵硬;盡管,照片中根本看不清每個人的容貌;這張照片還是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和一段回憶。
在這張保存了超過40年、底色早已泛黃的黑白照片中,沒有人能猜到,左邊第一個就是現在地產界最具爭議性的公眾人物——任志強。那年,他只有18歲。因勞動受傷,回北京養病。之后,便到了妹妹插隊的所在地“探親”。
馬背上的任志強,穿著與其他三人無異。但是,與他一起共事過的知青卻揭底說,那時的任志強總是少數派,爭強好勝,帶著“可教育好的一代”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且有著善良的天性和強烈的大俠情懷。
記者李志剛在《傲慢與偏見》一文中,描寫過那一時期的任志強:“一次挖坑道回來,大家聚在一起和老鄉抽煙,找不著火柴。任志強從土爐子里拿出一塊暗紅色的炭,給大家點煙。火紅的炭在任志強的大手里燒得嘶啦啦地響,一股子燒焦的肉皮味冒了出來。大家全都愣神了,任志強催促道‘趕快點’,就這么拿著炭給被嚇得夠嗆的戰友點了一圈煙。之后還特別得意地看了看大家。”
通過這個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任志強的個性可見一斑。
曾經,“騎馬奔馳在草原上”是青年任志強的夢想,當夢想變成了現實,雖沒有歌聲中的浪漫,卻也沒有辜負時代賦予他的熱情。
回憶那段歲月,任志強說,那個時期,他沒有理想,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
在中國,曾經有一代人的命運并不完全屬于自己。他們的人生隨著社會跌宕起伏而變化,其中很多人曾經的經歷與他們今天的現狀,被時代所割裂。任志強正是其中一員。
下過鄉,當過兵,創過業,最后進入了他青少年時代中國完全不存在的行業——房地產開發,任志強命運的幾次巨大改變,都受到歷史環境的影響。
雖然幾經沉浮,任志強卻對政治、政策保有始終的熱忱。與其他商人的謹慎不同,任志強經常發布所謂的反調。敢言也讓他有了“任大炮”的綽號。一個認識他幾十年的朋友評價說:“任志強一輩子都在跟人抬杠”。潘石屹更是一語中的:吵架就是任志強的生活方式。
而任志強自己說,他是“血色浪漫的一代”,身上打下革命主義的深刻烙印。
是商人,也是黨員,曾是全中國人民最想揍的人,也曾是女人最想嫁的男人。近些年,很少有記者采訪任志強的過程是順順利利的,他不拒絕采訪,卻總是用警惕豎起屏障。
固執、精明、直接之外,擰巴可以算是任志強最大的特色。現在的任志強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很少有人能摸清他的情緒。
不知道今天仍然在唱草原歌曲的任志強,是否還有著當年的浪漫情懷。那個穿著棉襖騎馬的18歲青年,似乎早已被歷史封存于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