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的陶瓷動物雕塑具有獨特的造型,是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的重要表現形式。本文主要從概述陶瓷動物雕塑、簡單分析陶瓷動物雕塑的審美因素和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這三個方面來研究陶瓷動物雕塑,從而進一步提高陶瓷動物雕塑的工藝技術水平,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做出貢獻。
關鍵詞:陶瓷雕塑;藝術創作;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1概述陶瓷動物雕塑
陶瓷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重要文化藝術作品。陶瓷經歷了一個從黑陶、紅陶、彩陶、青瓷、彩瓷、青花、三彩、五彩、粉彩及顏色釉的發展歷程,這段歷史是數千年來陶瓷工藝材料的不斷積累和進步的歷程,是我國重要的藝術寶庫。陶瓷動物雕塑是一種陶瓷裝飾品,這種陶瓷動物雕塑品一般具有獨立性和立體性,,需要經過模印、鑲嵌等成型過程并經過高溫燒成。根據制作的方法不同,將陶瓷動物雕塑分為圓雕、浮雕、鏤雕、捏雕等。按照產品的顏色不同,可以把陶瓷動物分為素雕和彩雕兩種。我國的陶瓷動物雕塑起源比較早,在隋朝就已經出現了陶瓷動物雕塑的作品。在明朝時期,發明了五彩顏色,為陶瓷雕塑業的發展增添了色彩,促進了陶瓷雕塑技術水平的提高。
根據所處的時代不同,陶瓷動物雕塑被分為傳統陶瓷雕塑和現代陶瓷雕塑。傳統陶瓷動物雕塑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匯聚了我國古代人們的聰明智慧,在國內外的影響比較深遠。傳統陶瓷動物雕塑繼承并發揚了優秀的傳統雕塑文化,賦予傳統陶瓷動物于生命,將動物活靈活現的展示在人們面前。而現代陶瓷動物雕塑則是引進西方先進的雕塑創作風格和思想觀念,創作出一些抽象化、時尚化的陶瓷動物雕塑作品,這類作品更加側重個性化和創新性,作品的審美性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傳統的陶瓷動物雕塑在選擇雕塑內容和動物的表情方面主要針對大眾化的社會觀念,而現代陶瓷雕塑更加注重個性化的表達。
2分析陶瓷動物雕塑的審美因素
陶瓷動物雕塑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料質美和意境美就是陶瓷動物雕塑所特有的審美因素,下面我們進行詳細介紹:
第一,料質美。與國畫的“隨類賦彩”相比較,陶瓷動物雕塑并不受到審美觀念的制約。雖然陶瓷雕塑具有“隨類賦彩”的功能,可是這一功能并不能完整的展現出它的審美價值。在現實主義的美學范疇內,我們通過研究發現,陶瓷動物雕塑具有比較高的活躍性和自由度。比如,用色彩表現一直老虎和獅子,陶瓷可以選用虎斑釉和獅毛釉的材質,盡管不存在黑老虎或獅子,人們并不會因為色彩偏差而懷疑陶瓷動物雕塑的真實性。因此,陶瓷的材質美具有廣泛性。一般而言,精湛的藝術創作都建立在不斷發現美感的基礎上,陶瓷釉的顏色在高溫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變化給藝術家們制造了藝術創作的靈感。陶瓷的材質美主要是因為其簡單、明晰,可塑性比較強,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審美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陶瓷雕塑中使用的材質也在不斷更新,雖然陶瓷的材質選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豐富的生活使材質美擁有更加的廣闊的表現空間。
第二,意境美。陶瓷動物雕塑作為一種重要的祖國優秀文化的衍生作品,更加側重意境美。陶瓷動物雕塑的意境美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創作活動在嚴格遵循動物的自然屬性的前提下進行;動物的自然屬性被創作者賦予特殊的情感和涵義;陶瓷動物的造型和裝飾比較恰當,充分表現了陶瓷動物雕塑的材質美;創作的成品賦予想象力。一般來說。藝術家在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中,都會傾注自己的某種價值觀念,賦予動物人的思想和情感。
3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深受中西文化沖擊的影響,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目前的陶瓷雕塑家創作的最佳要求是創造出符合大眾化的陶瓷動物雕塑作品,進一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發展的需要,實現陶瓷動物雕塑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作品缺乏創新性,缺乏深刻內涵,藝術家只重視商品性,忽視了藝術性在創作過程的重要性等。下面我們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第一,加強陶瓷動物雕塑基本的制作能力,減少創作上的遺憾。由于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過程比較復雜,會受到制作工藝的限制,因此在制作過程中應該注意重心點和支撐面的問題,把握好各部位的負荷量與體積之間的關系。如果陶瓷雕塑的重心與支撐面出現偏離的現象,在高溫加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倒塌或者開裂。有些部位的負荷量比較大,可是體積比較小,厚度比較薄,就容易出現變形或者坍塌。因此,在陶瓷動物雕塑的制作工程中,要加強基本的制作能力,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第二,創作者缺乏足夠的知識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不斷深入,中西文化發生激烈沖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受到影響。部分創作者對于國外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就盲目運用,結果導致創造出的作品缺乏藝術性。因此,作為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者,應該吸收國外文化的精華,并結合國內文化,恰當的運用到陶瓷動物雕塑的創作中;
第三,創作者缺乏創新意識。目前創作者的很多作品都是盲目照抄照搬,缺乏創新意識,這是我國陶瓷動物雕塑創作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問題。很多陶瓷雕塑作品只是在原有的作品中稍微添加修改,主要原因是創作者習慣用慣性死亡額進行創作,導致作品缺乏新意。這就要求陶瓷雕塑創作者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研究素材,可以借鑒他人作品的特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制作出有新意的動物雕塑。因此,陶瓷動物雕塑是一個艱難的創作過程,需要創作者自身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找出自己的優勢,制造出有自己特色的陶瓷動物雕塑作品。
第四,目前很多陶瓷動物雕塑作品的藝術內涵比較缺乏。部分陶瓷作品由于缺乏新意,只是盲目的選擇題材,從而導致作品缺乏藝術性,只是依靠加強色彩的鮮艷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創作者必須堅持從豐富的生活實際出發,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優秀的創作題材,從而保證創作出的作品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由于陶瓷動物雕塑本身是藝術性和商品性的結合體,因此,部分創作者在進行陶瓷動物雕塑的過程中,容易重此輕彼,這要求創作者在進行陶瓷雕塑的創作之前進行考慮好生產的各個環節,把握好藝術性和商品性的關系,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從而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不斷發展的需要。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對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陶瓷動物雕塑是一種具有價值的藝術品,在藝術品市場具有很大的競爭力。陶瓷動物雕塑是一種時代氣息的反應,因此,如何把時代發展的潮流與陶瓷動物雕塑創作實現有效的結合,是目前陶瓷雕塑家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影響,網絡科技也在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對于陶瓷動物雕塑的設計風格的要求也有所變化,只有實現陶瓷動物雕塑的藝術性和商品性的相互融合,才能充分表現藝術的內涵,進一步陶冶人們的情操。
參考文獻:
[1] 李振華,黃蔚.淺談景德鎮陶瓷雕塑自成熟以來的藝術及時代特性[J].陶瓷研究,2010(02).
[2] 聞濤,現代陶瓷雕塑產品設計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0.
[3] 張可輝,中國古代動物陶瓷雕塑的造型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1.
[4] 張志權,中國當代陶瓷雕塑創作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0.
[5] 程飛,劉愛文.論陶瓷雕塑成型工藝對藝術造型的影響[J].景德鎮陶瓷,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