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瓷雕塑講究的是傳神,傳神的基礎是形,如果傳神離開了形,傳神就變得沒有意義了,神是抽象的,是反映藝術作品最基本的本質。因此,陶瓷雕塑的形與神是需要和諧統一的,如果彼此失去了和諧就無法創造出完美的作品。
關鍵詞:造型藝術;陶瓷雕塑;起源;形神統一;和諧;造型
1形與神的起源
在美學界和藝術界形與神的關系一直都是倍受關注的,很多藝術學家們都對此展開了大大小小的討論。在中國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傳神論,古代有很多文人都曾提到過形與神的聯系。謝赫在其六法中就有提出傳神的妙用所在,謝赫提出的“氣韻生動”的美學主張,其靈活的指出了要想將人物風貌畫的準確,就要學會運用傳神,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氣韻作畫的意義。
在唐代有一個畫家也指出了利用氣韻來作畫可以將其所繪之物的形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該畫家就是有名的張彥遠,其對“以形寫神”的觀點表現出了很肯定的態度。在唐代有很多的畫家曾追求神似氣韻,只要神似表現的充分,作品的形就可以表達的淋漓盡致了。在清代的時候也有畫家曾提到過形與神之間的關系,例如:石濤就提出了:“不似之似似之”。這也同樣表達了形與神之間的重要聯系,由此而知,在很早之前就有很多的藝術家明白形與神是相互聯系,相互關聯的。
從古至今,不管是美學家、哲學家、畫家還是雕塑家都對形與神的關系特別提出了很多別樣的見解。在我國傳統的繪畫論中有很多關于形與神的美學主張,其很多主張也同樣適用于陶瓷雕塑方面,不管時候一般的二維繪畫還是三維的空間雕塑造型藝術,都需要形與神的修飾,一件藝術作品如果沒有了形與神的注入,就如同一個生命沒有得到靈魂一樣,空有一副外殼,沒有體現出氣實質之美,這樣的藝術作品也得不到其應有的價值。齊白石大師也對此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言論:“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
2在陶瓷雕塑中形與神之間的聯系
在繪畫藝術中形與神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樣在陶瓷的雕塑藝術中也是如此的。陶瓷雕塑可以根據其表現出來的形式創造出形形色色的藝術作品,陶瓷雕塑的形不同于二維作品的形,二維作品的形是通過藝術家的手在平面上慢慢描繪出來的,而陶瓷雕塑的形是三維的,是一個立體的,是由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還有陶瓷雕塑的實體三者綜合起來體現的。每一件優秀的陶瓷雕塑作品都必要有完整的形,因為形是其空間藝術形象存在的基礎,所以陶瓷雕塑作品的造型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果造型的比例把握不好,將會毀壞一件好的藝術作品的形成。
在陶瓷雕塑藝術中的神則是體現在創作者的心靈,關鍵在于創作者給這一件藝術作品融入到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而這樣的思想感情是需要每一個藝術家不斷的去領悟的,同時也是每一個藝術家所不斷追求的。在一件藝術作品想要成為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就必須要達到形神統一,這樣才能完美的襯托出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對于藝術作品的基本要求是創作者要懂得抓住自己內心想要描述事物的特點,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及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就能很好的使氣韻得到升華。在中國的陜西臨潼,有一件佳作——秦始皇陵兵馬俑,其藝術效果達到了傳神,利用數量多,體積大,在造型上一絲不茍的藝術風格,造就了一件杰作,生動的表現出了千軍萬馬在戰場上氣勢恢宏的場面,這件杰作就很好的表現出了形與神的相結合。
有人說形是神的載體,如果神沒有了形,就根本不存在。簡單的說,如果創作者想要創作出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首先要有一個對象,然后再在那個對象中注入自己想要表達的靈感。如果一個創作者連對象都沒有,那就更加無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因此,陶瓷雕塑的形與神是相互聯系的,同時也是辯證統一的。在藝術中,很多的藝術作品都達不到形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加強調的是“神似”,其主要原因是“神似”的作品可以讓欣賞者更多的空間去體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都不是一件中規中矩的東西。例如:一個茶杯,當人看到茶杯的時候只會想到它是用來喝水了,其他的想法并沒有什么了,這就無法達到藝術上的美了,好多時候藝術所追求的是朦朧之美,如果一個東西很明確的表達出了作者的意思,那只能說那是一個作品,不是一個藝術品。因此,在藝術界中更加強調的是“神似”。
3幾點讓陶瓷雕塑形神統一的做法
在藝術界中,很多藝術家都想要讓陶瓷雕塑的形神統一,陶藝家們也一直在重點關注著這個問題。下面就是筆者提出的幾點意見:
(1)陶瓷雕塑開始的造型要把握準確。在陶瓷的創做過程中,造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陶瓷雕塑的優劣,如果陶瓷造型不準確,導致比例失調,那所得到的作品其藝術形象是無法傳達神韻的。所以,陶瓷的造型是一個很關鍵的過程,陶藝家在平時應該多做造型的基礎訓練,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
(2)創作者不斷的學習知識來擴充自己,深化自身修養。每一個作品都能傳達出創作者的心境及其修養,如果創作者自身的修養不夠,那其創作出來的作品時所加入的情感也是有限的,其深度可能遠遠到達不了外形所表達出來的意蘊。藝術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要多多積累創作經驗,多去體驗生活,讓自己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遼闊。同時創作者的文化水平也是要有一定的高度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的,對于陶藝家來說更是,在對陶瓷進行雕塑的過程中,涉及到了很多比較專業性的細節,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因此,讓陶瓷雕塑形神統一其關鍵在于人,每一個藝術作品都是由創作者的心靈創作出來的。
(3)靈活運用形象思維。如何評價一個藝術作品的好與壞,其關鍵是在于該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有多強,如果一個藝術作品無法吸引任何一個人,那它的到來只是多余,因此,陶藝家要讓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成為有價值的藝術作品,不讓其成為多余。創作者要抓住藝術形象的本質特征,使用恰當的修飾手段,關鍵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夸張的手段,使作品的神韻發揮到極致。藝術作品中思想性越深刻,其主題越明確,對人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會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
4結束語
藝術是有一個人的心靈所創造出來的,而藝術的美則是由心靈產生的。陶瓷雕塑本身就是一門深具創造性的藝術,對很多追求美的人來說,陶瓷的雕塑充滿著誘惑。同時陶瓷雕塑運用其獨特美,集聚了形與神創造了很多生動的藝術作品,很巧妙的傳達了心靈的意蘊。因此,陶瓷雕塑藝術美其關鍵是需要形與神二者的相統一,只有形與神和諧的運用到同一作品上,作品就猶如獲得了生命一樣,充滿了活力和魅力。作為一個陶瓷雕塑的創作者更加應該明白每一件藝術作品都需要形神的統一,同時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知識,努力的去感悟美學的理念,用自己美好的心靈去感悟美的所在,只有這樣才能給世界帶來更多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讓人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形與神的重要之處。
參考文獻:
[1] 陳在梅.淺談陶瓷雕塑形與神的和諧統一[J].中國陶瓷,2012.
[2] 陳在梅.陶瓷雕塑造型的形與神綜述[J].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2012.
[3] 汪沖云,張育賢.淺談陶瓷雕塑藝術空間美[J].陶瓷研究,2003.
[4] 孫麗,鐘真,孟丹丹.淺談陶瓷雕塑文化與表現[J].佛山陶瓷,2013.
[5] 陳凌明.淺談陶瓷雕塑的傳統與創新[J].景德鎮陶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