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數學為例,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著重培養的是左腦,而文學和藝術培養學生創新,創新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是右腦。人的直覺與思維從來都是有機的整體,只有左腦右腦相結合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加強素質教育,其中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重視藝術教育對提升人類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是我們當前搞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藝術教育;創新思維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將音樂立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孔子認為音樂是人的修養最后完成的標志,即“興于詩、立于理、成于樂”(《論語·泰伯》)。又說,“安上治民,莫善于理;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主張通過藝術教育來引領人的崇高精神。西方后來在中世紀發展了“七藝”(文法、修辭、邏輯學、算術、幾何、音樂、天文),在古希臘,教育被稱為繆斯教育,繆斯是希臘神話中主管科學與藝術之神,繆斯教育也就是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的通稱。所以,從教育活動的起始和萌芽來看,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是不分彼此的。
藝術具有啟發性,它發展人的聯想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世界上許多科學創造,可以說常常得益于藝術的啟發。從文藝史上來看,藝術想象常常是一些重大科學問題的開端,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常常是在藝術的鼓動、啟發下產生的。
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表明,它是實施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方式,對施教者而言,使其在教育實踐中明確藝術教育的發展性、重要性、,對其更新教育觀念、研究教育過程、探索教育方法、最終優化教育效果,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
1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善美意識
藝術教育是指以藝術為媒介,培養人藝術能力與藝術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統活動。狹義的“藝術教育”,也可稱為“專業藝術教育”,它通過系統的理論與技能的訓練,培養專業藝術人才,各種藝術院系就是如此;廣義的“藝術教育”,也可稱為“公共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指通過文學、音樂、美術等藝術手段和內容,對人進行培養和熏陶,使人具備正確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能力與素質的審美活動。藝術教育的最大特點是非功利性。因為它能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豐富人的文化修養,塑造完美的人格。
學校教育是以藝術美的形象為媒介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的過程,它是整個教育中最具有活力與生機的領域,對于完美人的本性,培養人高尚的精神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藝術的社會功能早在《左傳》里就提到“使民知神奸”,就是能起到辨善惡的作用,唐代張彥遠明確指出:“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既能起到從善從美的教化作用,又能提高道德水平。現代社會形態與古時相去甚遠,但藝術的相對功能仍沒有背離,好的藝術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在“成教化,助人倫”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近代教育學家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藝術教育思想曾產生過較大影響。他曾提倡讓民族藝術走進北大課堂,并在北大組織成立了音樂,書畫等多種社團組織,其目的是“涵養心靈”,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人只有通過藝術美才能踏上全面自由之途,才能培養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才能達到盡可能的和諧。
2藝術教育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鼓舞人們的斗志
藝術是人類認識世界,并按照美的規律去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一種手段。藝術教育不僅培養人們的審美能力,其落腳點還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類自身。人類自身的美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化,人的精神境界的升華。它的特殊功能就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飛躍到一個更高更美的境界,通過藝術教育使人的感性和理性交融升華,使人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高度得到和諧統一。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通過生動、具體、可感的美的形象,激發和凈化人的感情,以美導真,以美導善,潛移默化地起到作用。所以說,只有提高對藝術教育的重視,才能培養出身心和諧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3藝術教育具有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作用
曾有訪問者在中國訪問時曾經指出:“中國的教育非常嚴謹,培養出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非常強,筆試成績大多很優秀,但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比較差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生左腦比較發達,而左右腦的訓練失衡。我國目前各級教育,主要體現在重視左腦教育,忽視右腦開發,而右腦的開發對創新思維能力有著更重要的作用。以數學為例,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是左腦,而文學和藝術培養學生創新,擴散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是右腦。人的直覺與思維從來都是有機的整體,只有左腦右腦相結合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加強素質教育,其中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重視藝術教育對提升人類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是我們當前搞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藝術是人類心智與情感的產物,而想象力又直接影響著人的創新思維能力,只有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才能推動社會科學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對開發學生智力,提高人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實施藝術教育的思考
創新思維的藝術教育對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但在學生的課堂調查中,也反映出現階段大學生藝術教育實施中的漏洞。以我國理工科為主的大學為例。在李越、孫枕戈針對清華大學學生思維傾向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清華大學高年級工科學生在思維傾向上表現出強烈的邏輯思維與想象思維優勢,其中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而直覺思維和條理思維傾向的表現比較弱。
因此,理工科大學更應該加強公共藝術教育,面向全體理工科大學生,以掌握一定的藝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培養能力為重點,體現培養豐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追求真、善、美等崇高價值理想為一體核心的藝術教育,分別在管理機制、課程設置、師資培養、校園藝術活動等方面來進行進一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