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是硬道理。經過“十一五”文化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們高興地看到,各地因地制宜,所長避短,堅持不懈地開展著群眾文化精品建設活動,出現了可喜的成績。精品是今天和今后群眾文化工作競爭中最有力的關鍵詞。我們正在為如何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群眾文化內涵面籌劃構思,布局謀篇。對現階段鄉鎮群眾文化來說,提升內涵是最明智之舉,也是群眾文化實施精品發展戰略,走精品發展之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在當今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群眾文化精品建設不僅是群眾文化的精髓,更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個有效載體,也是全面推進文化強鄉鎮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那么如何打造文化精品?筆者認為,首先要提升農村集鎮文化建設品位,從而加快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城市化進程。
關鍵詞:傳承;名人文化;創建群文;精品
1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意義
品牌是一種資源,群眾文化品牌是一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反映。群眾文化品牌的魅力是特色,如蘇州的古典園林、杭州的西湖山水、紹興的烏蓬船和茴香豆等;群眾文化品牌的內核是文化,它體現的是文明,標志的是品位,傳遞的是情感;群眾文化品牌的骨筋是物質文明,發達的物質文明使群眾文化品牌體格健壯;群眾文化品牌的氣神是精神文明,高尚的精神文明使群眾文化品牌神采飛揚。因此,群眾文化品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口,也是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牛鼻子”。
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主要有這樣幾方面的意義:①群眾文化品牌是地域文化的高度濃縮。群眾文化品牌是一個文化的、地域的概念,它的誕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根植于歷史和文化傳統之上的群眾文化品牌必然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上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研究發掘虞舜大地的燦爛文化,在歷史和文化的傳統上不斷塑造和美化城市形象,無疑有利于形成上虞的城市特色,有利于提高上虞的城市品位,有利于擴大上虞的知名度。②群眾文化品牌是一面旗幟。群眾文化品牌具有激勵效應,能激發人們的團隊精神。如果我們的城市環境宜人、生活方便,如果我們的城市內涵豐富、魅力誘人,如果我們的城市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那么生活在其中的廣大市民,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自信心和向心力。③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是“兩手抓”的生動實踐。歷史文化是一種潛在的生產力和巨大的經濟資源。上虞具有豐富而獨特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它們都是文化的載體,都是構建上虞群眾文化品牌的一磚瓦,更是經濟建設的增長點。改造環境、享受環境的過程,也是市民改造主觀世界、陶冶品行情操的過程。因此,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既是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也是物質文明建設活動,是兩個文明建設的有機統一。
總之,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具有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多方面意義,是站在時代發展高度的一項創造性工作,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2從長計議,積極引導全民參與群眾文化品牌建設
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是一項整體戰略,決不是權宜之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道行于百代,權宜利于一時”,要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和把握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問題。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我們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借用市委書記葉時進在全市黨建工作會議上講的一句話,就是要“繼承好前代,發展好當代,考慮好后代”。可以說,可持續發展戰略體現了一種新的文化觀和文明觀,它要求我們的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從時間上說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以上虞發展的遠景目標為依據,一步一個腳印,精心設計,用心包裝;從空間上說要宏觀規劃,微觀操作,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不僅僅是硬環境建設,更是軟環境建設;不僅僅是經濟行為,更是文化行為;不僅僅是政府行為,更是社會行為。為此,必須有效地營造并長期地保持一種致力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輿論氛圍。要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重視市民素質的提高,因為市民是城市生活的主體,市民素質的高低映襯著城市文化品位的高低、文明程度的高低,從而影響著一個城市的外在形象。在具體方法上,可以開展“上虞精神”大討論。“上虞精神”由圍涂精神衍化而來,一部圍涂史,就是一部創業史。“上虞精神”便是我們這個城市移山填海、艱苦奮斗的形象,便是我們這個城市自加壓力、負重奮進的形象,弘揚“上虞精神”,對于上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又如,城標是一個城市的標志和象征,體現的是這個城市的歷史傳統、文化淵源、城市精神,可以發動全市人民對“城標”展開大討論。通過大討論,不僅可以征集真知灼見,更為重要的是,討論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營造輿論氛圍的過程、一個全民受教育的過程;在參與的過程中,還能使大家真切地體驗到作為一個城市主人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使“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良好愿望真正落到實處。
3研究虞舜文化,扎實搞好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對外宣傳工作
改革開放,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知名度,更需要良好的公眾形象乃至國際形象。虞舜文化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我們可以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角度,在較大跨度的時間、空間范圍內,研究各種文化現象,如青瓷文化、白馬湖文化、茶文化等,發掘豐富的文化資源,開發富有特色的旅游景點,以旅游業為突破口,擴大上虞的海內外知名度,推動上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可以考慮編纂“虞舜文化叢書”,出版發行,作禮品贈送。上虞有豐富的孝文化資源,舜為廿四孝之首,江南第一廟——曹娥廟聲名遠揚。可以考慮選定曹娥投江尋父之日前后舉辦孝文化節,請專家學者講學,表彰孝子賢媳,舉行廟會和組織經貿洽談活動,從而使“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真正做到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要大力宣傳一批當代文化名人,他們是一個城市的形體語言,城市文明的標志,他們既是精神文明長期積累的產物,也是當前及今后精神文明建設的示范群體。要積極參與國內、國際的各種文化、商貿活動。1997年,我市領導赴香港向董建華贈送女兒紅酒,既是一次成功的經濟公關,也是一次“隆重推出上虞”,著力塑造上虞形象的成功范例。電影電視是家喻戶曉的重要媒體,芙蓉鎮因電影《芙蓉鎮》而名聞遐邇。越劇電影《梁祝》一開頭便是“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臺,才貌雙全……”的唱詞,世界級電影名導謝晉更是我們上虞的驕傲。
一位名人說過:“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筆者以為,“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便是這本書的封面,封面設計得好,有吸引力,讀者便會打開它,看下去。
參考文獻:
[1] 實踐與創新[M].大連出版社出版,2010.
[2] 上虞鄉賢文化[Z].上虞鄉賢文化研究會,2011.
[3] 上虞市人代會報告[Z].上虞市人民政府,2012.
[4] 開門[Z].中國民主促進會浙江省委員會,2013.
[5] 上虞日報[N].浙江報業集團上虞分社,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