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人口的不斷增長和迅速發展的生產力水平,對生活水平、物質能源和環境的要求都越來越明顯。全球變暖、水平面升高等等這些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到了我們。我們反思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尋求建立人文生態與自然生態的平衡關系,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為未來更多的人性,多集成空間的理想居住環境,這是新時代賦予園林景觀設計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原則
景觀設計是一個大型的,復雜的綜合學科,結合社會行為,人類文化,當代科學和技術,藝術,建筑,歷史,心理學,地理,自然,地理,和許多其他學科的理論,并滲透到對方。景觀設計是一個老的和新的學科。大體上,歷史意識的人從事環境改造可以稱為景觀設計。這是一個創造時間和空間的對偶性質。隨著時代的發展。每一次更新,給它不同的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一個創造和積累的過程;景觀設計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創造一個形式,形式因素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內涵和景觀的審美價值。
1園林景觀設計內涵及其特點
(1)園林景觀設計的內涵。景觀設計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綜合學科,是一個融合了社會行為、人類文化、當代科學和科技、藝術、建筑、歷史、心理學、地理、自然和許多其他學科的理論,并且相互交叉滲透。景觀設計是一個古老和新的學科。大體上說,歷史意識的人從事環境改造可以稱為景觀設計。這就是一個創造時間和空間的對偶性質。隨著時代的與時俱進,每一次更新,給它不同的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一個創造和積累的過程。
(2)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景觀設計一般分為硬和軟硬質景觀園林(景觀)。就我的理解硬質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店,雕塑,涼亭,座椅,照明等;軟質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自然景觀的模擬。景觀設計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創建一個表,一個相對獨立的形式因素一定的社會文化內涵和景觀美學價值,它必須有兩個屬性:①自然屬性,它必須作為一個有光、形、色、體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間形態,較為獨立的并易從區域形態背景中分離出來的客體。②社會屬性,它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內涵,有觀賞功能,改善環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過其內涵,引發人的情感、意趣、聯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為景觀效應特征。
2園林景觀設計的設計原則
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人們創造休閑活動空間,創造一個舒適的,愉快的環境。景觀設計師的職責是幫助人的人,建筑,社區,城市,并與地球和諧人生。主要有以下內容:
(1)自然生態綠色設計原則。近年來,“生態綠色設計”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生態設計在建筑景觀設計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設計,概念的解釋也不同。總之,一般包括兩個方面:1)生態學原理指導設計中的應用;2)使設計結果在環保的同時滿足人類的需要;與生態過程相協調,使其對環境的損害最小化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的影響,這設計協調意味著尊重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土壤和水循環。
維持植物的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幫助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健康。筆者認為:“生態設計是傳統的景觀設計經驗的繼承和發展,遵循植物群落結構的生態建設的原則,科學理論的建立,多功能的人類,動物,植物和相關的新訂單,所以它實際上是對環境破壞最小的前提下,實現生態美,科學美、文化美與藝術美的統一,為人類創造清潔和美麗,文明的景觀環境”。與以往相比,景觀生態設計尚未成熟,在轉型期,需要更明確的概念,理論基礎和明確的原則和標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證明。
(2)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人類道德是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設計一直追求的目標,是設計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對設計師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注重提高人的價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動態設計理念。以人為本,人的道德的考慮也有層次,人的個體的人不能片面的考慮,但綜合考慮群體的人,社會團體,地方和社會的整體組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社會的發展及和諧統一,更長期的人類生存環境。因此,人性和道德的設計應該站在人性的高度把握設計方向,在景觀設計中的綜合協調和深層次的問題。
(3)經濟性的原則。保護不可再生資源,作為自然遺產,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在大型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特殊的自然景觀要素,或生態系統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如城市和郊區濕地的保護,自然林地的保護;減少包括能源,土地,水和生物資源回收,節能減排,提高效率。
如果合理利用自然過程中的景觀設計,如光,風,水,等,可以大大節約能源;利用廢棄的建筑工地和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石頭,等等,在新功能的服務,可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發達國家的城市景觀設計,在某些工廠關閉和廢棄在生態恢復成為市民的休閑已成為一種趨勢,在整個生命周期,反映出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景觀即,材料選擇,施工,使用,管理和過程。因此,材料的選擇原則應用于周期,可以降低再生為主,并應提高景觀的使用壽命。
(4)整體性的原則。園林景觀設計是一個整體,景觀是一定經濟條件下實現的,必須滿足社會的功能需求,并符合自然的規律,遵循生態原則,同時還屬于藝術的范疇,沒有任何一方,設計是有缺陷的。景觀生態設計是人類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的綜合設計,而不是孤立的設計一個景觀要素,是一種多目標設計,為人類的需要,也是審計的需要,高輸出的需要,以及審美的需求,設計的最終目標是整體優化。
景觀設計是解決人,結構和功能,模式和過程之間的關系,使自然環境與周圍的環境相結合,創造一個和諧和外部空間環境的豐富的景觀設計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科學,藝術,社會和經濟問題,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只有在多學科共同研究與合作相結合,以保證景觀的和諧和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創造功能合理使用,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高質量的景觀。
3總結
藝術來源于生活,科學技術,自然人文文化的交融。我們從景觀設計研究,景觀設計學科將在理論上有更深入的了解。園林景觀設計要講究藝術性 ,更要注重生態和節約,要努力改造人類的生活環境,通過營造自然 、生態的景觀 ,保證城市文明健康、 可持續的發展,實現社會 、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 。
參考文獻:
[1] 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6):310.
[2] 魏晗.淺談現代景觀設計的形式表現[J].小城鎮建設,2003(8):5253.
[3] 劉蔓.景觀藝術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3.
作者簡介:崔巖巖(1982—),女,河南南陽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