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示設計是一個內容比較豐富,要素涉及比較廣泛的專業領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展示設計的要求也在逐漸地增多。總體來說,展示設計中的要素有物、人、場地以及時間等等,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展示設計中的空間,一個成功的設計,必須充分發揮這些空間要素的作用,也就是說,展示設計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是由展示設計的空間設計決定的。因此,在展示設計的過程中,有必要對展示設計的空間要素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力求實現觀眾接受設計者所要表達和傳遞的信息。
關鍵詞:展示設計;空間設計;作用分析
展示設計是一門關于空間的藝術設計,展示藝術與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兩個主體,甚至可以說展示藝術就是對空間的組織利用的藝術。無論從展示設計的概念,展示設計的本質與特征,展示設計的范疇以及展示設計的程序,我們都可以發現,“空間”這個概念是貫穿始終的。展示設計是一種人為環境的創造,空間規劃就成為展示藝術中的核心要素。所以,筆者就展示設計中的空間設計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的闡述,既從傳統的角度對空間設計的分隔作用進行了分析,又從科技的角度,對空間“時尚”展示設計的作用進行了闡述。
1空間的分隔作用
展示設計中空間分隔的目的和作用:一是按內容和品種劃分若干個展區;二是增加變化,避免單調乏味,避免一覽無余;三是變換景觀,增加層次感,可以引人入勝;四是組織和控制人流,做好不同空間的連接與過渡。
概括的講,空間分隔的元素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視線阻斷的遮擋;二是通透的分隔;三是可視但不可通的隔斷。視覺阻斷的遮擋是指利用實墻、板壁、屏風或背板的高展柜等,作為空間分隔的元素,被分開的兩邊自成體系、相對獨立,兩邊直接看不見,隔斷不能被穿越,只有用曲徑通道將這兩部分聯系起來。在大中型展覽會或博物館陳列中,這類的分隔是很常見的。通透的分隔一般是用矮展臺或獨立式透明玻璃柜、各種罩(掛落)、花格墻、帶門洞的隔墻等,來分劃展示空間,被分隔的空間彼此視線通透,有的隔斷觀眾還可以穿過,使觀眾感到空間富有層次感和變化,可以增強參觀的興致,引人入勝。在較小的展示空間中,采用這類通透的分隔,可以做到小中見大,隔而不堵。可視但不可通的隔斷是指使用透明有機玻璃或鋼化玻璃、金屬沙網、鏤空花墻等元素,將兩個展區(或展廳)分隔開來,從這個廳能看到那個廳的陳列及觀眾情況,但不能直接通達,各有單獨的出入口和參觀路線。例如大型展覽會上相臨的兩個展館或展廳,雖然不能相互通達,但卻有吸引觀眾的作用。在超大空間的展示藝術設計中,通透的分隔段還有水體、樓梯踏步、坡道、草坪與花壇、橋梁、廊道、花架、樹墻、休息區的板凳和地坪的高差鋪裝等。利用水池(含噴泉、瀑布)或水渠可以分隔展區或展館;單跑和雙跑樓梯、轉梯、坡道可以作為兩個展場的分界;草坪、草壇以及花架不僅可以分隔展區,又可以改善小氣候,減輕觀眾的疲勞;各種橋梁、走道、架空過廊、休息區和板凳都可起分隔與聯系空間的作用;地面高差以及不同的地面鋪裝方式,在視覺和心理上,都具有空間分隔的意義。
2空間的“時尚”作用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里,展示設計中空間的設計手段越來越多,而手段的更新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展示設計既是環境空間藝術,也是視覺傳播藝術。展示空間視覺效果是圖形、圖像、符號等通過在空間的傳播,展現空間的視覺形態。展示設計的圖形是由一些形態、形狀、符號等抽象形態構成,如空間的形態、版式形態,識別符號、光影形態等形態的空間語言;圖像是客觀的、具體的、真實的展示形態,如照片、實物、影像等。多媒體、互聯網的技術改變了人們視覺閱讀形態的習慣,把圖形與圖像的概念模糊化形成了新的視覺傳播的模式,視覺傳播的形式也多元化、信息量的也極大地釋放,把有限的空間形態變成無限的虛擬時空。圖形、圖像的互相變化,組合、變異,形成了一種新的語境信息交流形式,構造了一種新的藝術形態。而這些圖形經過多種媒介組合和信息技術的處理,使人們在環境空間漫步瀏覽時,會深深被一些奇形異狀的形態、情景所吸引迷惑,展示的空間也變成一種新型的大眾文化傳播場所。展示空間平面化的圖形,是通過色彩與光的作用,使人們在主題的環境空間中獲得傳播的信息與資料。空間的形式與圖形化的表達是通過版式的編排、文字、圖形的組合和圖形與材料的構成,給人們提供多種視覺形式。而視覺效果把圖形、圖像通過設計手段進行切割、分離、重構、組合,然后通過不同的媒介傳播,人們通過閱讀圖形的空間語言使心理及生理產生歡愉感。展示的平面圖形是通過色彩與光的作用進行空間視覺的傳達,人們要獲得信息資料時,往往通過一些板式的平面文字與圖形組合等元素,構成了人們的視覺傳達的各種信息。由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技術信息時代的出現,為展示空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展示設計的與新媒體的結合必將給人們的視覺形態和視覺經驗產生巨大的沖擊。互聯網上的移動展示空間是一個虛擬無圍合的主題空間。而這些空間的存在和傳播的方式引起人們對展示空間的視覺的形式變異,視覺傳播形態與展示空間濃縮在一“點”之間,點擊的動作改變了人的行為習慣,取代了人的步行觀看的視覺模式。這就是網絡時代所引發了視覺空間傳播新的概念與模式。現代化的展示設計是運用了互聯網的技術和信息技術把各種信息資料進行重構,也就是把文字、圖形、符號、聲音、圖像、光影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而進行各種技術手段的處理重組,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設計,使多種信息資源經過設計處理后轉換互動傳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加速了圖形信息的傳播的速度。圖形的傳播也就從視覺的靜態向動態影像發展,數碼動畫的產生實現了展示動感空間的傳播形式向多元化發展。以此同時,圖形、圖像也滲透了展示空間的每一個方位,從圖像變幻的世界里了解到更多展示空間的形態語言。
3展示設計的行為形態來
我們要做的是依據行為學,把握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形態結構,注重行為邏輯性是極其重要的。行為學在展示會中主要表現在空間行為上,人們在展示會上一般會有三種行為,即定向運動、隨意運動、觀賞運動。我們要根據各種相關文獻和資料,如心理學、社會學等來了解行為學的邏輯性以及行為科學與展示會各種結構的相關聯系用以滿足展示會的活動的各種要求,促使展示會的順利進行。
4總結
綜上所述,展示設計中空間設計不僅僅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分割空間的作用,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空間設計的作用也明顯的增強,尤其是將科技應用與空間設計當中,使展示設計更加地時尚化,也增加了觀眾的愉悅感,這樣可以更好的傳達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相關的表達信息。
參考文獻:
[1] 劉娟.淺談展示設計中的空間設計[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6).
[2] 余小荔,張志為.淺析展示設計中的空間問題[J].文化空間,2010(04).
[3] 張毅,姚紅媛.淺談展示設計中的空間問題[J].藝術與設計,2006(05).
[4] 陸江燕.展示空間藝術設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