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新媒體交互電子書的產生與發展,其中包括我國書籍設計形式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交互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技術對傳統書籍的影響、新媒體技術條件下互動電子書的產生等,并結合相關理論對新媒體交互電子書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交互電子書;書籍設計;傳統書籍
伴隨著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和交互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書籍的閱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群放棄了紙媒閱讀,而是通過電子書的方式進行知識的獲取[1]。在新媒體條件下,出版物不僅不再需要紙張和油墨等物質化進行表達,而且可以利用新媒體交互技術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和用戶體驗。在該種情況下,新媒體交互電子書的產生,以及該如何定位才能真正的去適應這種發展潮流,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1我國現代書籍設計形式的發展
我國書籍形式歷來就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環境和模式。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傳統書籍形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國外新型的印刷技術和新文化的不斷涌入,使得中國傳統書籍設計樣式開始發生改變。但在當時,大多數的設計者都只關心書籍的封面設計,但在書籍藝術的整體設計方面把握欠缺,而我國的著名作家魯迅建議把封面、版式編排、字形紙張、印刷裝訂等這些過程結合起來系統化考慮,進行整體設計。這使得傳統書籍形式徹底變成了今天大家熟悉的現代書籍設計藝術。近些年,伴隨著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電子書籍開始出現,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發生著改變,人們需要在全新的閱讀平臺上獲得全新的閱讀體驗。因此,現代書籍設計需要充分的將要表達的內容通過特定的多媒體形式進行融合,使用戶得到全新的閱讀感受。
2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設備的普及,各類新媒體技術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大眾傳媒方面,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傳媒變得方便快捷,通過網絡便可以輕松快速的獲取想要的資源與知識。同時,這些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出版產業也帶了革命性的影響,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逐漸的發生著變化。之前,我們通過紙質的報紙書刊來進行信息的獲取和知識的學習。如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雜志伴隨著全新的交互式閱讀體驗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閱讀方式。
3交互技術的發展
交互技術是指使用輸入設備進行輸入的技術。通過該種技術,可以與對象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它能夠支持事件的響應,系統繼而給出相應的反應[2]。也就是說,在進行電子書閱讀時,讀者通過互動電子書系統預先設置好的觸發按鈕或者動作,對電子書進行控制和調整。這種交互技術提供了讀者與系統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手段,使得讀者從被動的地位轉變為主動的地位。交互技術的出現,以其獨特的優勢,一下子吸引了眾多的用戶,同時針對不同年齡群體開發的不同產品,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交互體驗的行業隊伍中來,虛擬化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距離被交互技術一下拉近了,交互技術為人類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生活世界。
4新媒體技術對傳統書籍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可以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閱讀的新媒體設備給電子書的閱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網絡新媒體技術帶來的視覺沖擊以及平常紙質書籍無法滿足的交互體驗給傳統書籍的印刷和發行帶來了很大的影響[3]。雖然就目前來看,傳統紙質書籍并沒有被電子書所替代,但信息知識的傳播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墨紙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之的是思考如何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提供給讀者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閱讀方式。這種對全新閱讀體驗的需求,使得人們開始逐漸接受電子書這種閱讀方式。當前,電子書還沒有完全替代傳統紙質書籍的跡象的,但如何更加有效的結合二者的優點,開發出一種更為符合人們閱讀需求的載體,才是設計師更加關注的問題。
5新媒體技術條件下交互電子書的產生
傳統的電子書只是將文本電子化,通過閱讀設備進行視覺化的閱讀體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電子書的革新提供了很多發展的契機。相比于傳統的書籍,借助于各種平臺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交互電子書。(1)電腦上閱讀的交互電子書。借助于眾多閱讀器通過電腦進行電子書的閱讀,并且可以對這些閱讀器進行對比和選擇。而且通過電腦的各種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體驗交互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某些電子圖書出版商將電子書制作為可執行文件,無需特定的閱讀器即可方便的閱讀,同時,里面的某些動畫可以接收用戶的操作和輸入,繼而提供有趣生動的輸出。(2)Pad平臺交互電子書。Pad設備輕便易于攜帶,一般具有翻譯字典、日歷、查詢等功能。用戶可以再閱讀過程中隨時查閱所需信息,并進行歸納和存儲,并通過觸摸響應的操作進行交互控制。(3)手機交互電子書。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發展,更多的手機用戶借助于手機進行電子書的閱讀。現在,有許多的基于各種手機平臺的交互電子書,結合各類手機閱讀軟件,讓用戶隨時隨地觸控閱讀體驗。用戶可以方便的進行下載、儲存以及視聽。(4)實物交互電子書。實物電子書是專門為閱讀設計的手持設備,它具有傳統書籍的質感和視覺效果。與手機電子書閱讀以及pad閱讀器相比,支持多種多媒體功能。它的設計更加適合傳統讀者的閱讀體驗,在進行閱讀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搜索和超鏈接功能增強閱讀體驗。如:基于電子墨水的電紙書。
6交互電子書的展望
(1)更加注重視聽效果。交互電子書注重的便是用戶的體驗,因此,充分的將要表達的內容通過特定的色彩和背景音樂進行融合,使用戶得到全新的視聽感受。在音頻、視頻的設計上要能充分表達出作者要提供給讀者的氛圍環境以期從視覺、感覺方面均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2)更加智能的人機交互。交互電子書可以隨時隨地讓讀者和世界上的其他讀者進行思想的交流,從被動者變為主動者,這種方式也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快捷和方便,在人們進行閱讀遇到疑問或者難題均可以通過互動與他人進行交流,使讀書變成一種樂趣。(3)更加快捷的傳播。由于電子書容量大、閱讀方便、易于傳播等優點,使得在如今信息化時代,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與推廣。為了充分利用它的優勢,應該加大它在現實生活中的傳播途徑,以促進它的迅速發展,同時在互聯網上,也要加強各種用戶體驗以吸引更多的讀者。(4)更多的讀者用戶。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豐富的信息資源極大的滿足了人們對知識的需求,人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電子書是一個基于網絡的平臺,其閱讀的方便性決定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電子書閱讀的行列中來。
7結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夠對新媒體條件下交互電子書籍的專業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與總結;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將論文中提出的新媒體交互電子書的產生思路,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和預測,提供給媒體傳播和書籍設計應用的相關人員,作為設計開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譯.海南出版社,1997.
[2] 孫艷,童翠萍.書衣翩翩[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3] 夢祥旭,李學慶.人機交互技術原理與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15.
作者簡介:吳曉星(1980—),男,碩士,西安歐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新媒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