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移動支付已經形成了三雄爭霸的局面,銀行系、運營商、第三方互聯網企業對移動支付市場的爭奪日趨激烈。銀行系雖然贏得了標準之爭,但產業格局尚未成型,處于布局卡位階段,各方均有機會。
電信運營商發展移動支付,優勢得天獨厚。運營商的主營業務是移動業務,擁有固網和移動網雙重網絡資源,擁有數量眾多的用戶,具備網絡上最早、最完備成熟的費用計收結算體系。運營商移動支付業務一般有3種形式:手機瀏覽器網銀或App,交易處理由銀行系統進行,運營商僅作為通道;短信方式,用戶發送短信,通過手機話費支付;RFID方式,手機與POS機間采用短程通信方式交易,可通過手機話費支付交易金額,也可通過綁定銀行賬戶由銀行處理交易。但優勢并不必然轉化為優果。運營商可說成也支付,敗也支付,在SP時代風光一時,但后來由于沒有支付體系截留資金,被OTT越頂。三大運營商都已意識到支付的重要性,開始發力。
中國移動支付
在移動支付領域,中移動先知先覺先行,較早研發了自己的2.4GHz移動支付標準,而中國銀聯也推出了國際市場上通用的13.56MHz移動支付標準。去年1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了《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明確了采用13.56MHz的NFC技術標準,二者4年標準之爭塵埃落定。兩種標準利弊互見,中移動標準的困難是現存金融基礎設施不支持,需要大量改造現有機具設備;銀聯標準的缺陷在于,用戶使用手機支付業務必須更換特制手機,而中移動標準下,用戶只需更換一張特制的帶有射頻的支付SIM卡。
去年6月,中移動與中銀聯簽署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移動支付業務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全國至少50個城市部署移動支付業務。雙方約定在產品研發、技術標準、受理環境建設、市場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業務運營部經理游峰表示,中移動移動支付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遠程支付業務,即手機支付;二是現場支付業務,即手機錢包。
2010年10月,中移動斥資400億入股浦發銀行,為進軍移動支付布棋。時任總裁王建宙希望移動支付將最終帶來至少每年100多億人民幣的總收入。中移動先后與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展開合作。中移動與光大銀行將在手機支付、金融智能卡研發、手機支付客戶端定制、客戶及渠道共享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推動NFC近場支付業務發展,不斷豐富手機支付的應用范圍,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專業的移動支付服務;中移動與招行合作的重點產品是“手機錢包”,可實現銀行卡功能與手機功能“合二為一”,刷手機即可直接進行各種消費。中移動總裁李躍曾表示,中移動與招商銀行合作,將推動NFC現場支付業務,進一步豐富銀行類應用。
游鋒表示,目前移動支付產業正處于迅速發展時期,其線上、線下兩種發展模式開始逐漸融合。因此,中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目前,NFC處于培育市場階段,支付場景相對局限。中移動支付將面向金融理財、城市交通、電子券和企業內部繳費等支付場景。
中電信移動支付
中電信的支付布局較晚,2011年初,中電信成立了支付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業務主要涵蓋移動支付、固網支付及積分支付等領域。中電信的移動支付結構分3部分:面向大眾的支付業務,建設自有賬戶體系;面向集團和政企客戶;中電信與銀聯及第三方行業賬戶的運營。
“移動支付”業務是中電信基于天翼手機應用平臺推出的一款支付產品,其定位是以拓展C網用戶和挽留在網客戶、增加用戶粘性為基礎,最終實現以自有賬戶為核心能力的向基于后向收費的電子商務運營轉型。中電信支付產品形態有“翼支付合作類產品”與“翼支付自有賬戶產品”兩類,能附加實現校園、政企單位的后勤服務(如門禁、考勤等)。中電信支付賬戶體系基于“開放合作”原則構建,主要包括消費賬戶和關聯賬戶。其中,電信消費賬戶主要是滿足自有商戶支付和自主結算的需要,不以儲蓄為第一目的;關聯賬戶由金融機構或第三方行業機構發行和管理,但和中電信支付產品相關聯,可以為電信支付產品使用的賬戶充值或直接用于電信支付產品支付。中電信還提供翼支付客戶端,面向天翼用戶提供遠程支付服務。隨著業務發展,翼支付客戶端還可以加載更多豐富的應用,為翼支付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隨身的手機支付業務。
中國聯通支付布局
2010年12月,中聯通出資2.5億元組建了聯通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31日獲得了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作為中聯通唯一從事支付業務的專業公司,全面統籌聯通支付業務的發展,建立統一的支付網關和支付能力平臺,通過整合各類金融支付工具與產品,為廣大用戶提供各類支付服務及解決方案。中聯通總裁陸益民表示,成立支付公司是中國聯通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潮流、深化支付業務專業化運營、創新支付業務服務的重要舉措。2012年4月26日,公司易名為聯通支付有限公司,相繼推出了網銀網關支付、沃賬戶余額支付、手機公交卡、“快捷交費”等涵蓋個人用戶支付業務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沃支付”系列產品。未來將重點發展移動遠程支付和移動近場支付業務,推動在身份鑒權、手機公交卡、手機刷卡購物等方面的發展。其中遠程業務主要是發展移動快捷支付和微支付業務,真正實現使用手機隨時隨地完成支付。聯通支付公司充分利用中聯通3G網絡和終端優勢,加快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
目前,聯通支付公司已與二十多家銀行及銀聯、萬事達和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網銀網關支付、協議支付、快捷支付、銀行托收、公共事業繳費等方面開展合作,另據聯通支付公司內部人士透露,中聯通將會與更多的銀行在移動支付上開展合作。支付公司充分利用聯通優勢,發展新型支付服務,為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提供跨互聯網、移動網絡、POS網絡的支付解決方案。在業務發展過程中,持續關注并完善移動支付產品,使其與移動電子商務相融合,為提升用戶的信息化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付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