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借鑒沃爾瑪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對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相應對策進行思考,以期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和管理,增加團員對組織的依賴,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應有職能。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共青團;組織建設;沃爾瑪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7-0154-03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 [1]。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是黨用來團結教育青年一代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加強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工作,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2] 這說明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各地共青團組織的建設,把共青團的工作上升到與國家未來命運相結合的高度。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基地,應加強對團組織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文化。而在各種類型的團組織中,作為共青團工作重要陣地的高校共青團組織具備一些特殊性如組織化程度高、團員比例大、團員的思想活躍而復雜、團員的需求多元而多變等,使得高校共青團工作要求嚴格而艱巨 [3]。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團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大學生團員的作用也是迫在眉睫。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像人力資源管理這種以系統思考為基礎的管理行為,來加強團員意識,增強團員對組織的依賴,對改變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不完備的現狀,有著顯著的借鑒意義。
一、當前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現狀
(一)團員意識淡薄,組織生活不健全
從整個社會來看,進入高校的團員是整個社會青年中的優秀分子,但從高校內部來看,大學生絕大部分是團員,因此大家都感受不到先進性的存在。當前在高校,經常而規范地開展團組織生活較困難。另外,團組織生活會與主題班會沒有太大差別,且流于形式的較多,很難創造性的深入開展,不能很好地體現主題,達到團組織生活會的目的。很多團員把民主生活會簡單理解為政治學習,而沒有把學習深入實踐去檢驗,忽視了團員間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教育,達不到精神層面的陶冶提高。而以班級為單位的基層團組織很少主動開展主題團組織生活會,即使開展由于質量不高意義不大,團組織逐漸失去了對團員青年的教育作用和吸引力 [4~5]。
(二)團員對團支部組織依賴性不強
目前普遍來說,高校中過于突出班級建設的主體作用,而忽視了團支部的基礎工作,甚至把團的工作看做是班級工作的補充,從而使團支部自身缺乏凝聚力。例如團支書充其量不過是班長的助手,團支書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團日活動大都偏重于娛樂性,缺乏教育性和針對性,導致團支部的建設缺乏應有的特色。這些現象都嚴重地影響了團員的組織觀念和團支部工作的運轉,削弱了團支部的凝聚力的戰斗力,影響了高校基層團支部應有職能的發揮。由于高校目前的基層團組織管理主要是由院系團總支或基層團委負責,而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許多都是要通過團總支來完成,導致團總支人手少、事情太多、團總支對基層組織工作的指導力不從心,導致對基層團支部工作不能夠深入,從而導致了團員對團組織的依賴性降低 [6~7]。
(三)團干部素質參差不齊,團組織的制度不健全
隨著各高校的擴招,團員干部隊伍相對減少,為了保證團員干部的比例,不少學校選擇讓非專職學生工作的老師兼職團員干部,或者是高年級的團員干部指導新生團員的學習生活。他們中的很大部分,缺少系統的團的知識、業務的培訓,不熟悉團的基本事務,難以出色勝任團員干部的角色[8~9]。另外,絕大部分高校都有豐富的團組織活動,但是這些活動的宣傳、組織力度不夠,很多二級學院團總支搞活動很多時候也是比較被動,只求活動搞完就算,不想花時間精力去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導致了很多活動都是走形式完成任務,團員干部叫苦叫累,普通團員不感興趣,反感甚至厭倦、抵觸參加這類活動。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團組織的制度還不夠健全。
二、沃爾瑪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效果
沃爾瑪是企業界的一個巨無霸,在全球有將近6 000家門店,有150多萬員工,多年的世界五百強第一,年度銷售總值,相當于中國GDP的1/4,如果把沃爾瑪作為一個國家來看待,它的GDP排名是世界第六十一位,可以排在沙特阿拉伯之后。有些二三十個人的小公司,管理起來都非常困難,但是沃爾瑪能把150萬員工管理好,而且這些員工是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文化程度,顯然是沃爾瑪的人力資源管理是非常成功和有效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而最令人驚訝的是,沃爾瑪雖然有這么多的員工,但它是不依賴于員工的一個組織。全球很多企業都認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企業運行過程中,都很害怕核心員工離開,例如某個副總經理或者副總裁的請辭離職。因為真正的權力都在這些核心人員手上,如果一個組織真的是完全依賴這些核心人員,一旦這些人員流失,這個組織的效益就會急劇下降。但是沃爾瑪公司成功地排除了這樣一個障礙。以下就從人力資源管理的邏輯、目標和措施三個方面,闡述沃爾瑪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在團組織建設的借鑒意義。
三、沃爾瑪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在團組織建設中的借鑒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邏輯
沃爾瑪成功的第一個因素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邏輯。在零售業這類勞動密集型行業里,很多企業多因員工太多,而忽略了“人”的重要性。但沃爾瑪認為這恰恰是最不容忽視的,并將“尊重個人”的理念放在其三大基本信仰的首位。沃爾瑪人力資源政策的思路基點是:“如果你想讓店里的員工照顧好顧客,你就必須確保你要照顧好店里的員工。”在他們看來,支持沃爾瑪持續增長的不是天天低價,而是員工[10]。所以在高校的各級團組織中,開展策劃活動必須“以人為本”,不片面追求成果業績,而是要在理解青年學生迫切希望成才的基礎上,把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時代對青年大學生的要求緊密結合,對團員干部而言是鍛煉提高組織策劃能力,對參加活動的同學而言是有目的地展示一技之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地實現團學組織“以人為本”開展活動。
(二)人力資源管理目標
沃爾瑪成功的第二個因素,就是明確的人力資源管理目標。沃爾瑪的人力資源管理目標一個是增加人對組織的依賴,二是降低組織對人的依賴。沃爾瑪認為組織的建設很重要,因為沃爾瑪是一所好的學校,每個員工在這所學校,可以獲得正確的工作方法,也能掌握大量的技巧,擁有這些東西。所以每個員工必須依賴這個組織,而不是說因為“尊重個人”,沃爾瑪就必須按照每個員工的意愿去運作。人對組織的依賴增加了,對員工的管理難度就降低了。
與沃爾瑪不同,國內很多企業由于對人的依賴很重,往往導致運作標準不統一。例如從北京開分店到了山西或者云南、深圳的時候,分管總經理用他的風格、權力,脾氣去經營這家分店,完全不是總部的風格了,企業文化及標準已經完全變味了。降低組織對人的依賴使得沃爾瑪有效地避免了這個問題,無論分店開到什么地方,它仍然是沃爾瑪的風格和標準。高校的各級團組織也必須是增加人對組織的依賴,降低組織對人的依賴,才能更好地統一所有團員青年的思想,為學院及學校工作服務。在高校團組織中,掌握著關鍵的管理者的往往是團員干部。所以,改善高校團組織,他們首當其沖。傳統的團組織中,團員干部為活動管理的主體,其他團員時刻按照團員干部的意愿做事。這種模式必須要改變,否則長久以往,這樣的團組織越來越變味,整個組織將成為個人的權力機構,而偏離了團組織原有的標準和要求。我們的團組織正是需要學習這樣的組織管理模式,才能保證任何一級的團組織都是為黨教育培養后備力量的青年組織,而且這個團組織的管理是組織的管理,而不是人的管理。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
沃爾瑪成功的第三個因素是,沃爾瑪采取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有一段名言:“對待員工,要像對待花園中的花草樹木,需要用精神上的鼓勵、職務晉升和優厚的待遇來灌溉他們,適時移植以保證最佳的搭配,必要時還要細心除去園內的雜草以利于他們的成長。”[11]因此沃爾瑪各項措施多管齊下,保證對員工的有效激勵。早在1971年,沃爾瑪就實行了“利潤分享”政策。至今已有5/6的員工借助利潤分享計劃或通過雇員認股計劃直接擁有公司的股票。這一政策將員工和公司結成一個穩固的利益共同體。我們高校團組織中,團學組織干部工作再苦再累,也沒有經濟報酬,就算是精神獎勵如榮譽稱號或獎學金也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們應該借鑒沃爾瑪員工的激勵方法,真心關懷每位成員的發展和成長,當新干部的培訓者和示范者,讓他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和回報,這也許比物質或精神獎勵更有用。
當然,沃爾瑪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方面,比如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的選擇。在高校團組織,就涉及到各級團組織的權力怎樣下放,下放的形式怎樣,會引發完全不同的效果。還有人力資源管理操作細節,今天的組織,包括很多企業,就只有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操作細節,比如考勤的管理工資制度、績效考核、開展培訓等,但是人力資源管理沒有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另外還有如以洗腦為主的培訓體系,簡單標準容易復制的人力資源操作細節等,都是沃爾瑪成功的因素。
四、結束語
中國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強有力助手和后備軍,是為黨教育培養后備力量的青年組織。胡錦濤指出:“共青團要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切實增強團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更好地發揮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12]。其講話精神對延伸團的工作手臂,做到基層組織網絡對青年的全覆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是共青團在新時期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共青團組織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和諧校園建設的主要力量。在高校團組織建設中引用沃爾瑪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可以推進和發揚團員先進性,提高了團員的自身素質,對引導團員對團組織的依賴,促進團組織的發展,確保團組織對團員培養目標的實現,對團員的健康成長,為中國共產黨補充新鮮血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人力資源管理整體解決方案[EB/OL].圓夢人,http://jz.xg.cgzm.com/lecture-detail/1150,2012-09-10.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J].人民教育,1999,(7).
[3] 孫冬青,鄭蓓.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若干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09,(1).
[4] 張龍春,仝雪.關于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若干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3).
[5] 張露,高凌峰,當前我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
[6] 李小元,同婉婷.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幾點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3).
[7] 蔡燦武,魯釩.試論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工作[J].中國西部科技,2009,(20).
[8] 高嶸.基層團組織建設新模式探索[J].中國青年研究,2009,(8).
[9] 李靜.強化高校共青團工作的五個職能[J].團情快報,2000,(9).
[10] 郭朝暉.國美VS沃爾瑪人力資源管理的五大差距[J].人才資源開發,2005,(12).
[11] 趙芷蘭.從沃爾瑪的利潤分享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8,(7).
[12] 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胡錦濤的講話[N].中國青年報,2008-06-15.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