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力資源外包既能節約人力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是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企業要選擇人力資源外包,就要全面了解人力資源外包的涵義和人力資源外包興起的背景,只有深入分析企業在外包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的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才能有針對性地就所面臨的風險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外包;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7-0191-02
隨著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日益轉變和節約管理成本的需要,人力資源管理的活動方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從而使其部分事務性工作外包成為可能。著名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指出:“在十至十五年之內,任何企業中僅做后臺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該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級發展的機會、活動和業務也應該采取外包形式。”應該說,“人力資源外包”這種方式是信息產業發展的結果,是社會高速發展和專業分工細化的體現。
人力資源外包興于20世紀90年代,它的興起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轉變密切相關。早期企業的人事管理工作僅限于人員的招聘、選拔、分派、工資發放和檔案保管等比較瑣碎的工作,后來逐漸涉及職務分析、績效評估、薪酬制度的設計與管理、員工培訓活動的規劃與組織等。這一時期的人事管理基本屬于行政事務性的工作,活動范圍有限,主要由人事部門負責,很難涉及組織高層戰略決策。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強調其在企業整體經營中的戰略地位,側重變革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屬于預警式的管理模式,管理重點是資源的獲得和使用,注重雇主或管理人員對人力資源的需要。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一種維持和輔助型的管理職能上升為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管理職能。因此,隨著管理重點的變化,使事務性工作外包成為可能。同時,分工的細化使專業化程度很高的公司大量涌現,為企業的人力資源外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一、人力資源外包的含義
所謂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業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外包(也稱HR外包)是指在企業內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僅保留其最具競爭優勢的業務,而將其他業務委托給比自己更具成本優勢和專業知識的企業。
人力資源管理牽涉內容眾多,流程龐雜。若企業邀請咨詢公司評價其專業技術與能力,給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進行重新設計,這就是“大外包”的概念。總體說來分為六大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和甄選、培訓與發展、薪酬福利、績效考核、員工關系管理。而通常在完成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設計后,企業仍然需要聘用專業外包公司來實施日常煩瑣的操作和管理,如薪資福利管理、薪資福利數據的獲得、能力考核與評估、人員培訓與發展等,這就是普遍意義上的“小外包”概念。通常情況下,企業會把一些重復的、煩瑣的和事務性的、不涉及企業商業機密的技能性培訓、高層次人才選拔以及社會福利管理等工作外包給專業機構,而對其他一些涉及企業機密的職能依然會由企業內部的HR部門管理,這樣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為HR部門節省了時間和成本,從而更加關注企業人力資源戰略層面的需求。
二、人力資源外包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分析
人力資源外包雖然具有提高效率、成本節約等方面的優勢,但同時隱藏著潛在的風險。尤其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自身體制的不完善導致存在的風險性因素較多,如果沒有在事前進行充分估測,則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很大損失。因此,企業在選擇人力資源外包商時必須謹慎,在考慮人力資源外包優勢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其潛在的風險,以系統的、長遠的觀點來進行人力資源外包決策,并采取一定的應對策略來防范潛在的各種風險。對于企業人力資源外包來說,潛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來自法律方面的風險。目前中國尚無完善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外包業務的具體運作,對于人力資源外包這一新興的業務外包來說,更是無章可循和無法可依,有的只是國內外一些大企業的探索先例。所以法律風險是人力資源外包最大的風險。
2.來自員工方面的風險。外包對于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一種新鮮的事物,它的實施無疑是一場較大的變革。在變革中以前的工作流程、職責分配等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員工產生各種疑慮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這些疑慮如果得不到及時、合理的疏導,將會影響員工的情緒進而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外包服務商選擇方面的風險。選擇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商的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企業無法真正了解外包商的經營業績、社會聲譽、發展狀況等與自己利益息息相關的信息,以致外包前未能篩選合適的外包商。外包后,外包商也可能發生未盡力執行受托工作的道德危險。
4.企業信息安全方面的風險。外包時,企業與外包商在合作過程中有關企業的信息透露是必然的,例如,在培訓過程中,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如企業文化建設、團隊建設、產品技術創新、競爭對手的基本情況、根據調查得出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等一系列與保密和特色有關的內容,一旦泄漏給競爭對手,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另外,在中國,目前尚無完善的法律法規去規范人力資源外包行業的運作,如果出現外包商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那么企業的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護。這些不確定的因素給企業增加了經營安全上的風險。
5.經營成本增加的風險。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每個模塊工作的實施幾乎都要涉及到企業的每個部門和每一個員工的工作表現,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員要獲取這些資料成本相對較低。而實施外包就不同了,由于外包商不熟悉業務和員工的具體情況,因此他必須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了解和獲取這些信息。
6.企業文化融合的風險。由于存在企業文化上的差異性,在實施外包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與之相關的問題,如企業的理念、經營方針,員工的價值觀是否一致等問題。當然外包商所設計的方案是否真能為企業量身打造,是否能夠與企業的其他部分整合為一體,是經常要面臨的問題。
三、人力資源外包風險防范措施
1.加強與員工的溝通。在將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正式轉移給外包商之前,企業必須在最大程度上預測和制訂好完善的沖突管理方案。具體地說,企業首先應采取正式溝通的方式告知所有員工外包的動因和外包可以帶給企業的戰略性優勢以及給員工帶來的好處,使員工對外包形成比較正確的認知,避免誤解狀況的產生。
2.明確外包的內容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實施外包前,首先要確定企業的哪些人力資源管理內容適合于外包,對于一些屬于企業商業機密的職能,是不適合外包的,但是對于一些常規性的職能,比如員工招聘、薪酬福利發放等工作可以考慮進行外包。
3.選擇合格的外包服務商。選擇外包服務商是進行成功外包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進行服務商的選擇時,最好選擇企業所熟悉的或者曾經合作過的服務商,若從未用過服務商,可以選擇在行業中實力雄厚、信用記錄好的公司,或者通過正在進行人力資源外包的企業了解相關服務商的信息。通過比較,選擇若干服務商進行綜合性價比分析,確保選擇出合適的外包服務商。
4.簽訂完善的合同。外包合同的作用在于約束合作雙方的行為,簽訂一份完善的合同對雙方的利益都是一個保證,在進行合同談判時,應該選擇一個優秀的談判代表。在合同條款中,應該對雙方的責任、義務、權利等方面作出詳細的規定和說明,特別是有關知識產權、商業機密的保密協議等,在合同簽訂之前還應該有專門的法律人員(企業內部的專職法律人員或臨時聘請外部的律師均可)對合同的內容進行仔細審閱,避免可能出現的法律糾紛。
5.對外包商進行有效的溝通與監控。企業在簽訂外包合同時應該在合同中對服務商提出明確的要求,規定服務標準和所應該取得的成果,并建立相應的監控機制。在合同的執行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合同執行的監控,時刻關注外包過程中的變化,就外包業務實施效果應與外包商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及時糾正偏差,防患于未然,避免偏離預定的方向,從而減少企業可能發生的損失。
6.對已經完成的外包活動進行總結評價。總結是對前一階段工作或學習進行回顧、檢查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獲得規律性的認識,以便指導今后實踐的一項重要工作。任何一項人力資源職能外包完成后都應該及時對其進行總結和評價,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吸取失敗的教訓,從而為以后的外包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盡管人力資源外包對于增強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尚存在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因此,企業在實施人力資源外包前,應先認真進行可行性分析,因為企業所處行業市場結構特征、企業自身的發展階段、規模和經營管理模式不同,其外包的動因、程度和效果也會存在差異,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狀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外包,同時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以使人力資源外包工作能達到企業預期的績效。
參考文獻:
[1] 張卉.人力資源外包合作關系的風險及防范[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8,(2).
[2] 易凌峰.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決策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2).
[3] 郭鳳俠,李桂艷.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防范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
[4] 陳方.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風險規避[J].人才資源開發,2006,(1).
[5] 牛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動因及風險應對機制構建[J].商業時代,2009,(13).
[6] 劉強.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現狀分析及對策[J].河北企業,2006,(8).
[7] 歐亞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動因分析與風險應對機制建設[J].企業管理,2009,(6).[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