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截至2012年,全國獨立學院已有323所,在校生達240萬人。分析當代獨立院校大學生的價值觀,構建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價值觀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提高獨立學院的辦學質量尤為重要?;诖?,從個人目標價值觀和手段價值觀兩個方面對獨立學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并比較其與公辦高校學生的異同,對獨立學院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目標價值觀;手段價值觀;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7-0291-02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依法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二級學院,自1999年出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到今天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1年,全國共有獨立學院323所,占全國本科高??倲档?6.5%;獨立學院普通本科在校生規模超過240萬人,承擔了中國20%以上的普通本科生培養任務[1] 。就重慶市而言,目前共有獨立學院7所,在校生已達8萬人 [2]。
做好獨立學院大學生教育工作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在中國社會經濟成份、就業形式及利益關系呈現多樣化時,獨立學院學生的思維出現了差異性、選擇性和競爭性,價值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他們是一個特殊群體,既不同于公辦高校的大學生,又不同于一般民辦院校。他們接受高等教育且以大學生的身份走向社會,必將對社會發生重要影響。所以,分析當代獨立院校大學生的價值觀,構建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價值觀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提高獨立學院的辦學質量尤為重要。
一、研究工具和數據分析
結合本研究的特點,采用辛志勇于2002年在博士學位論文《當代中國大學生價值觀及其與行為關系研究》中編制的大學生價值觀量表經過適當的調整進行問卷調查。重點調查了大學生價值觀中的個人目標價值觀和手段價值觀,其中個人目標價值觀分為金錢物質取向、工作成就取向、榮譽地位取向、自身修為取向;手段價值觀分為知識努力取向、智慧機遇取向、人格品質取向。從辛志勇的研究結果來看,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3~4]。
所有數據使用SPSS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差異檢驗。
二、獨立學院學生人生價值觀現狀分析
此次調查對象主要為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大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9份,有效問卷64份。其中文科生31人,理科生33人;男生27人,女生37人,均為四年級本科學生。
(一)個人目標價值觀分析
在個人目標維度上的4個因子中,按照因子分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自身修為取向、工作成就取向、榮譽地位取向、金錢物質取向。其中,因子分高于3.5分的有自身修為取向和工作成就取向,因子分低于3.5分的有榮譽地位取向和金錢物質取向。
由此可知,獨立學院大學生總體上傾向于把事業發展、工作上取得成就以及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個人價值的主要目標,而對于榮譽地位、金錢物質則是次要追求。這說明其人生價值觀總體狀態是積極向上的,把自身修為、工作成就上取得進步作為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拜金主義傾向并不非常突出。
在個人目標價值觀維度中,因子分最高的為自身修為取向,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在個人性目標中,非常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把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個人第一重要的價值目標。這是因為大學生正處于積累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時期,他們必須在大學四年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與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尋求發展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 手段價值觀分析
在手段價值觀維度上的3個因子中,按照因子分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人格品質取向、知識努力取向、智慧機遇取向。其中,人格品質取向和知識努力取向的因子分明顯高于3.5分,而智慧機遇取向的因子分略高于3.5分。結果。
由此可知,獨立學院大學生總體上認為目標的實現手段主要依靠個人良好的人格品質、知識技能以及個人的努力,智慧機遇并不是實現目標的主要手段,但也不否認智慧和機遇對個人實現目標的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大學生本身是文化程度較高的群體,靠著知識技能、個人努力不斷地在學業上、生活上取得進步,并且改變了個人的生活狀態,所以大多數學生認同知識技能、個人努力對人生發展的積極影響。
另外,大學生在心理上正趨于成熟,能夠客觀看待可控的內在因素與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之間的關系:可控的內在因素是實現目標的首要條件,但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對實現目標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手段價值觀維度中,因子分最高的為人格品質取向,這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首選人格品質作為人生目標實現的途徑,認為人生的成功主要依靠自我良好的品質和德行。
(三)與普通高校學生價值觀的比較
孫淑娟(2007)對南昌市4所高校668名大學生進行的大學生人生價值觀調查研究中,也采用了同樣的量表 [5]。
與她的研究結論相比較,在個人價值觀上,獨立學院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在手段價值觀上,獨立學院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整體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在各取向的平均值上有所不同。其中,獨立學院大學生在人格品質和知識努力取向上平均值都明顯低于普通高校大學生,尤其是人格品質取向平均值顯著降低。這可能與大學生本身所處的當今社會環境有關。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大學生與社會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社會上暴露的不公平現象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他們對獲取利益應采用的手段的價值觀,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從內心相信社會的美好多于丑陋、高尚的品質和知識努力帶來的成功機會仍然遠大于其他方式。這一點,應該與普通高校大學生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總體狀況為:在個人性目標上以自身修為取向為主,在手段價值觀上以人格品質取向為主;總體上積極向上、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把培養良好的品質和德行作為人生目標實現的主要手段。這一研究結果與辛志勇(2002)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辛志勇(2002)認為,當代大學生總體上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好孩子”的形象:努力進取但不惹是非、盡職盡責,但對身邊以外的事并不太關注、以自我的道德準則和自我興趣為行為處事的出發點 [3]。
三、結論
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要讓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獲得和普通高校畢業生一樣的競爭地位,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就必須提高對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培養質量。而培養質量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獨立學院制定合理的、與普通高校有差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也決定了其成才效果。
人生價值觀處于心理結構的最高層次,支配和調節著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人生價值觀不同,那么人生目標、實現目標的手段以及衡量目標和手段的尺度也不相同。大學生在科學的、積極的人生價值觀的指引下,能合理地規劃人生,作出合適的行為,最終實現人生的目標[5]。因此,調查研究獨立學院大學生價值觀對于正確引導并制定符合其價值觀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同普通高校的大學生相比,整體上獨立學院大學生仍然具有積極努力學習的動機,因此,認為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的甚至是低劣的價值觀而在教育中將其分隔開來獨立看待的現象是極其不正確的。只有將重點放到制定符合獨立學院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上,找到一條與公辦高校不同的差異化培養道路,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切實提高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霞.200余所獨立學院聚昆研討創新發展[N].云南日報,2013-01-21.
[2] 張躍,等.重慶市獨立學院發展策略初探[J].華章,2011,(32):157-161.
[3] 辛志勇.當代中國大學生價值觀及其與行為關系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4] 辛志勇,金盛華.大學生的價值觀概念與價值觀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6,(2):85-92.
[5] 孫淑娟.大學生人生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