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大學生面臨就業的巨大壓力,要勇敢面對,努力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首先需要對所處的社會環境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弄清當前畢業面臨的就業形勢。
面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也是復雜多變的。在就業過程中,又難免出現種種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
關鍵詞:社會 心理問題 大學生 就業 綜合素質
不知道現在的廣大學子們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大家上大學是為了什么?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為了將來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沒錯,這也許就是現在大學生們的心聲。剛剛踏入社會的很多大學生都抱著美好的愿望,希望在社會里闖蕩出屬于自己的天空。選擇職業,就是選擇未來。每個畢業生如果正確地選擇職業,就是為未來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此,每一位畢業生都要把握好機遇,爭取邁好這第一步。那么,如何邁好這步呢?
一、了解就業政策,把握就業形勢
求職擇業不同于學習期間的實踐,它是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并能在這個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己的價值。畢業生求職前必須從宏觀上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從微觀上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就業的基本情況。中國社會飛速發展,經過四年學習的大學生在畢業時,社會需求和當年入學時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正確認識社會,尋找最佳位置
目前國有企業的改革,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壓縮編制,下崗人員日益增多,而高校的畢業生卻在逐年增多,從而使得就業形勢更加緊張。對工作不要太挑剔,畢竟你們都沒有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愿意從低層做起,不要太在乎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長遠一點,當你在你所屬的那家公司學到經驗以后,你就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樣不是很好么?所以最主要的是不要太在乎眼前的小利益,放棄以后的大利益。
三、客觀評價自己,樹立良好心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就象人們常講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畢業生都應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正確、客觀的認識,只有這樣,每個畢業生在擇業中才能樹立良好的心態,獲得理想的職業。擇業中的良好心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適當的擇業目標。
個人的擇業目標應當和自身能力相符合,這樣才有利于樹立自己的信心,從而使自己在擇業中處于優勢地位。目標適當,取決于知已知彼,研究目標,揚長避短是擇業成功的一把鑰匙。
2、避免從眾心理。
畢業生處在擇業的洪流中,擇業目標的確立會受到其他擇業者的影響。虛榮心、僥幸心理會使他們改變原有的擇業目標而采取不切實際的從眾行為。
3、避免理想主義。
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經影響到畢業生順利就業。有些畢業生,尤其是一些條件較好的同學,在擇業中,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刻意追求最美滿的結果,而錯過了其他許多好的機會,有的甚至造成了就業困難。
4、克服依賴心理。
有些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缺乏自信心,把希望寄托在拉關系、走后門上,有的甚至由家長出面與用人單位洽談。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恰恰讓用人單位對這些畢業生產生缺乏開拓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當今社會,機遇與挑戰并存,只有在擇業中樹立信心,敢于競爭,才能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四、大學生就業的一般心理問題
大學生群體是個體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群體。集多種特殊性于一身,具有處于“第二次心理斷乳期”、“邊緣人”地位,處于“心理延續嘗負期”,多重價值觀、人格的再構成等心理內在原因;同時存在著環境中誘發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個體一生中的其他階段人群及處于這一時期的其他群體明顯要低。一般的觀點認為“大學生就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實惠、坐享其成的心態、過分強調自我價值等等。
1)、就業心理壓力與焦慮
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使就業問題給大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在各年級學生都存在。學生就業壓力體驗相當嚴重,尤其以心理體驗最為嚴重。
2)、就業心理期望與失落感
許多大學生都有一種“十年寒窗,一舉成名”的心理,因此對擇業的期望相當高。大學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條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條件艱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層小單位,過分地考慮擇業的地域、職位的高低和單位的經濟效益。
3)、就業觀念不合理
大學生的擇業觀念雖然在總體上是傾向于務實化與理性化,但由于處于擇業觀念的轉型過程,因此各種不良觀念也存在著,并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順利就業。這些不良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只顧眼前利益,忽視職業發展。一些大學生在擇業標準中只有工作條件、收入等眼前實在利益,而對自我的職業興趣、能力、職業的發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慮,因而極易選擇到并不適合自己的職業。
(2)、職業標準過于功利化、等級化。一些畢業生同學過分強調職業的功利價值,甚至還將職業劃分為不同等級,而不考慮國家與社會的需要,不愿意到條件比較艱苦的地區和行業去工作。
(3)、求安穩,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學生仍然喜歡穩定、清閑、福利保障好的單位,希望以此就能選定理想的職業,而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
參考文獻:
1、朱繼光,祝偉.英國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模式及其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5期:69-71
2、葉忠,教育與就業關系的轉型:從確定性到不確定性[A].南京師大學報,2009年3月,第2期:78-83
3、范先佐.教育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18-1
4、王霆,唐代盛.國外就業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發展綜述[J].求知,2006年,S3期: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