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的人才需求,高校教育目標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意義,然后闡述了高校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解決對策,期待能夠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滿足企業的需求。
【關鍵詞】企業需求;高校;應用型人才;困境;對策
淺談以企業需求為方向的高校人才培養
王 晶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的人才需求,高校教育目標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意義,然后闡述了高校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解決對策,期待能夠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滿足企業的需求。
【關鍵詞】企業需求;高校;應用型人才;困境;對策
一、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人才需求
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我國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同于以往,呈現出與時俱進的顯著特點。原有的人才吸納模式多為人才被企業吸納后,企業還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時間對人員進行全面到位的培養,使其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而培訓效果往往還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反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如今,企業迫切需要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樣,企業不用花費過多的時間對他們的能力進行逐項梳理,只需用有限的時間就能使人才投入工作當中,發揮他們的過硬素質,保證工作質量,提升工作效率。
可見,企業已經將能力培養這一環節的工作轉嫁給了高校。因此,高校的教學任務更加繁重,同時,高校的教育目標也更加明確,即為企業輸送具備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企業的客觀需求,適應經濟發展的形勢,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
二、高校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
牢固扎實的知識是促使學生掌握良好理論的必備前提,也是高校培養人才的前進車輪。因此,高校學生應當在理論基礎過關過硬的基礎上學會合理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構建自身的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在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要兼顧企業對人才的客觀需求,并針對這種客觀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規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以便適應企業的發展形勢。具備了一定的綜合素質,學生才能在將來的工作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高校開展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符合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也契合了企業對于人才的嶄新要求。
三、當前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存在一些難點問題,制約了高校的發展速度,也與企業的客觀需求有所背離。因此,認清這些難點問題,才能更加妥善的解決這些問題。
(一)理論學習與技術層面學習嚴重失衡,無法體現教學效果
理論學習與技術層面的學習實現平衡勢頭,才能更好的利用理論知識去知道實踐。然而,很多高校過分關注學生在技術層面的學習,看重學生對各種技術技能的掌握情況,嚴重忽略了技術技能背后的指導力量,即理論學習。這種失衡的教學現象非常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勢必會造成學生發展不全面的不良后果。從而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理論功底,無法去契合社會發展的潮流。
(二)現代化教學設備不到位,嚴重影響實踐教學質量
新教育格局下,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是全面推進教學進程的有力武器。然而,很多高校并未給予這方面應有的充分考慮。如此的行為及理念,必然造成教學質量的明顯下滑,也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升,不利于學生完備的知識結構的構建。
(三)教學實踐與理論脫軌,不利于畢業生的擇業就業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實踐環節仍然比較薄弱,從而使理論知識無法得到應有的運用機會。這樣教學效果無法印證,使學生對未來工作缺乏信心,認為學習理論知識也毫無用處,打擊了學生的主動性,反而可能給學生帶來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不利于學生良好心態的形成,影響學生將來的就業。
(四)實踐環節缺乏合理獎懲制度,不利于學生素質提升
目前,高校針對實習環節缺乏較為嚴格的評定,致使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時,心存僥幸心理,工作態度散漫,往往給實習單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也缺乏獎勵制度,未能充分發揮典型的榜樣力量。
(五)未能做到互利互惠,致使高校處于被動
目前,很多企業并未享受到政府或學院給予的優惠政策,致使他們對實習基地建設興趣較低,導致高校往往處于被動局面,不利于學生實踐實習活動的順利開展。最終不利于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管理措施
問題的出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勇氣。因此,我們應當深刻剖析問題的來源,積極采取措施,使高校的教學目標極力的契合企業方向需求。
(一)擺正理論學習應有的地位,為良好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可以這樣打個比方,理論知識使線,實踐使風箏,線越遠,風箏飛得越高??梢?,理論學習越穩固,越能更好的指導實踐,使實踐機會不致白白浪費。因此,高校應當摒棄過分注重技能學習的不良行為,擺正理論學習應有的地位,使理論學習與技能學習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二)夯實教師隊伍建設基礎,為學生發展保駕護航
教師之所以能夠對學生傳授知識,必須具備勝任這份工作的理由。因此,相當于學生而言,教師具備了非常廣博的知識。面對日益發展的企業形勢,教師的知識儲備同樣需要及時更新。知識得到更新,才能將更加切合實際的消息傳達給學生,將更加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此外,更新可以與校外一些成功人士進行溝通,讓他們定時對學生進行授課,將一定的經驗灌輸給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
(三)積極借鑒外國進行經驗,完備自身設備設施
外國的線管進行經驗或許很先進,但是,我們不能盲目,我們在借鑒時要充分結合自身發展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同時,高校也要格外注重硬件設備設施的重要性,使這項硬件設施發揮作用,更好的檢驗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樹立對未來的信心。
(四)鼓勵學生實現自我客觀定位,完善學院就業體系
首先,學院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號召學生為自己制定一個較為客觀的規劃。這樣,學生可以根據就業形勢及企業需求,定位自己的目標,及時調整學習方向和策略,為擇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學院也應當鼓勵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考試,為自己擇業就業增加保障;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驗。
其次,學院應當及時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以便拓寬就業渠道,培養應用型人才。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使這些工作全程化、規范化、專業化。
(五)多渠道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加強校企合作關系
首先,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應當秉持“實事求是效果至上”的理念。最大限度的調動用人單位與學生的積極性,使實習基地為學生預留最大空間,實現需求與滿足的良好互動。
其次,高校與實習基地單位應當保持良好的溝通,共同就就業人才等問題進行詳盡探討,使基地建設保持正確的方向。學校能夠通過畢業生的推薦來掌握企業單位的動態,對自身的教學環節作出及時的整合,以便符合社會發展潮流,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實用性。
再次,高校與實現基地單位雖然有各自的發展目標,當時卻承擔著共同培養人才的責任。因此,二者應當充分認清形勢,實現良好的協助關系。這種協助關系的形成對二者自身的發展有利無害。實習基地通過合作能夠明確學校的校園文化及科研項目等信息,并從中挖掘商機,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學校也能夠從企業那里學到經營管理之道,并應用于校園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五、結語
切實發揮高校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具備相應的實踐能力,才能更好的符合現代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找準位置,使工作呈現順暢狀態。當然,面對紛雜的社會形勢,企業的發展也應得到高校的及時關注,并學會相機而動,使高校教學活動能夠全面鋪開,并收到較好的效果,為高校發展增添一次機遇,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增添一份保障,為企業發展注入一份活力。
參考文獻
[1] 張宏亮.高校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3)
[2]張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外資.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