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及資本市場監管體系進行了一個系統性的概括,并對遏制資本市場中存在的違規行為,完善資本市場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證券監管體系;違規行為;內幕交易
我國資本市場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從開始產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改進資源配置方式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各方面的制度還很不完善,資本市場中存在許多問題,證券市場監管對保證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體系及當前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
我國的證券市場監管法律體系是由《公司法》、《證券法》的基礎上由《證券投資基金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證券公司監管條例》和一系列的司法解釋及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等業務規則構成的一套法律監管體系。我國證券市場監管內容分為四個方面:監管機構通過《證券法》等來制約公司證券的發行與上市,并從信息披露的持續性和證券交易所的信息公開制度以及信息披露違規的法律責任等方面來規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采用事前監管和事后救濟相結合的方法對市場操縱行為進行監管;依照《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對欺詐行為進行管制;依照《證券公司監管條例》等對內幕交易進行監管。我國的證券市場建立以來,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持續不斷,現在依然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表現出了一些新的特征:(1)內幕交易。公司高管、股東等公司內幕人員,中介機構、交易機構等市場內幕人員,以及政府、監管機構監管內幕人員等利用非公開信息買賣公司股票;故意泄露內幕消息給他人使其非法獲利;建議他人買賣公司股票等。(2)市場操縱出現新的特點市場操縱模式轉變為短線操縱,操縱者通過抬高或壓低估計以及虛假申報等方式操縱市場,新的市場操縱行為表現出操縱時間短,炒新,勢頭兇猛以及頻率高的特點,模糊投資者對市場價值的判斷并影響其決策。(3)信息披露類違規屢禁不止。現階段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區別兩種情況,一是遺漏、不及時披露及不準確完整的消極的信息披露行為;二是弄虛作假的信息披露行為。(4)欺詐行為、非法證券活動仍在局部地區活躍。欺詐行為和非法證券活動出現了一些新的非法證券活動,如假借私募股權基金名義進行非法集資,“原始股”詐騙、非法證券咨詢活動、非法委托理財等非法證券活動在山西等地區比較猖獗。
二、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監管法律體系不完善,懲罰力度不足,使得監管存在滯后性和弱效性。資本市場基本法規缺位;僅有的監管法律規范之間存在效力層次低、內容不協調不完備,難以有效地為資本市場的結構調整和功能提升提供強有力保障;資本市場監管的配套法律規范缺失;監管的滯后性和弱效性,從違規行為的發生到監管機構做出處罰,往往歷時很久,對違規行為處罰顯得過輕。(2)資本市場上各產品的風險和歸類不夠清晰,投資者整體素質和水平較低。資本市場上各產品的風險和報酬不能有效預測,部分人利用投資者的低投資素質誤導投資者。而我國的投資者中有許多低收入和以退休金為生的人群不能有效的對資本市場上中產品的市場價值做出評估。(3)政府監管機構法律地位不高,各個監管部門責任厘定不明確。資本市場中證監會、人民銀行、財政部、中央銀行和地方政府等均介入市場管理,使監管繁雜且職責劃分不明確。(4)行業自律組織自律監管效能不足。我國資本市場自律組織主要是滬深兩地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二者在行業自律中都存在缺陷,兩地交易所存在較強的地方利益,其對市場交易監管受到所在地政府干預。
三、對進一步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建議
(1)加強懲罰力度,盡快完善證券市場法律監管體系。確立證券市場監管機構的法律地位,加大執法力度,增強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建設并形成形成一套系統的證券法律監管體系;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增強信息披露的有效性。(2)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加強對多層次市場各類產品的風險揭示和歸類,落實與之相匹配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引導投資者審慎評估,理性參與,確保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人;鼓勵和引導證券投資基金、養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協調發展,積極引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陽光化、規范化運作,共同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3)改革證監會的機構設置、人員安排等,清楚界定各相關監督部門的職責。設立地位高度獨立的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資本市場統一的監管機構;改革證監會的人員安排制度,由政府第一負責人任命、人大常委會批準證監會人員;對監管體系中各監管部門的責任和義務進行細致劃分,打破法規龐雜,名目繁多的局面,做到各個監管部門相互配合,步調一致,共同做好證券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4)培育行業自律監管的社會環境和經驗,并加強對行業自律組織的監管。在行業自律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自律組織內部也容易產生失靈現象,故對資本市場的行業自律監管很重要。
參考文獻
[1]尚福林.“十二五”:努力提升中國資本市場服務能力[J].經濟發展與改革,2011(1)
[2]申屠青南.郭樹清首談資本市場明確六大重點[J].中國證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