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發展特點,其次從對資源共享的實現以及對傳統圖書館的替代與擴充兩方面簡單介紹了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應用,最后介紹了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管理。
【關鍵詞】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應用
一、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發展特點
隨著教育的迅速發展,全球信息化的發展以及讀者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各個省市的圖書館自動化以及網絡化的評測工作也得到了社會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圖書館中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的應用,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圖書館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不斷的向前發展,已經初步的實現了計算機的自動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所收集信息的載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由以往的書本轉變成了軟盤、光盤等一系列電子載體,因此,圖書館也被人們稱為電子信息閱覽室。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使得圖書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時間以及地域的局限性,人們可以再任一時間、任一地方對圖書館中所尋在的資源以及信息進行訪問。在此基礎上,便產生了數字圖書館的概念。數字圖書館可以將單個的圖書館連成一體,打破時間與空間所帶來的局限性,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而且數字圖書館是以信息的獲取作為評價標準的。
圖書館中計算機數據庫的建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資源的共享,從而使得對外的技術合作也有所加強,科研水平也有所提高,進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建立計算機數據庫之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目標,即圖書館應該將主干網絡上的各項服務進行健全,提高網絡速度,實現高質量的網絡速度,全方面的實現電子閱覽室、辦公室的自動化管理,努力建立一個研究性、綜合性較強的圖書館。
二、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應用解析
(一)實現資源共享,并增加文獻輔助處理功能
圖書館計算機書庫管理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管理對象便是文獻數據,它是獨立于應用軟件之外的,是需要單獨存貯利用的。在對圖書館各項業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將文獻數據信息進行重復匯總處理形成大量的、單一的能夠反映和揭示文獻內容與形成特征。例如一本圖書或者是一篇文獻的作者以及題名,在進行采訪業務的選購卡中,在登記業務的財產帳上以及在編目業務所著錄的各種款目里均需要進行反映。而相同的文獻數據信息在圖書館中的不同業務管理部門之間進行重復出現,這便造成了圖書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假如利用計算機數據庫對圖書館中的各項業務工作進行控制與管理,則能夠有效的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達到文件數據的一次輸入、多次輸出的目的,使得文獻數據信息能夠在圖書館充分的實現數據共享。而數據共享則要求圖書館中的計算機處理系統所存儲的各文獻數據的結構應該具有統一的以及合理的標準,并且要求將各個記錄中所列的文獻數據獨立性強、共享性高以及屬性多等等,這樣系統就能夠使得所錄入的存貯的文獻數據信息比較準確和詳盡。而且通過對文獻的利用情況進行觀察,可以發現各個學科的文獻的老化程度以及老化的速率各不相同,因此,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中的文獻數據應該是動態組合的。為了使得系統中的不斷增加的冗余文獻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減小,進一步的促使系統文獻數據的安全性以及準確性,計算機數據庫應該又有對文獻資源進行修改、現實、查詢以及刪除等等的現代化的輔助處理能力,這便能夠使得圖書館的工作以及服務水平產生根本性的變化,而圖書館的計算機數據庫則能夠充分實現聯機編目、聯機采購、聯機檢索等等的較高層次的資源共享。
(二)實現對傳統圖書館的替代和擴充
(1)對傳統圖書館的替代。對傳統圖書館的替代指的是對圖書館中全部的手工業務管理工作的內容進行替代,其中包括圖書館的文獻的搜集以及整理,此外,還包括服務方面的工作,例如對圖書的采購、登記、編目、流通等等的實際的工作以及一些手工難以完成的工作,均能夠利用計算機數據庫來實現,從而促進圖書館的數字化以及自動化的控制管理。計算機數據庫的應用使得圖書館徹底擺脫了傳統的文獻處理的局限性,使得圖書館在文獻信息的采集、加工、服務等等方面,能夠利用計算機數據庫來建立開放性的服務系統,使得圖書館不僅僅局限于對本地區用戶進行服務,而且還能夠為其他地區的用戶進行服務。(2)對傳統圖書館的擴充。對圖書館的擴充指的是通過計算機數據庫,從而對圖書館的大部分的業務管理工作進行替代的同時,使得圖書館中的各項職能均有所提高,并且能夠進一步的進行深化和加強。傳統的圖書館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其主要以本館為主,而且其服務范圍也局限于圖書館這一特定的場所。圖書館受到了數字化以及網絡信息化的沖擊,現今的圖書館已經開始全面向著開放性以及社會化的方向發展,最大程度的實現了資源共享,尤其是計算機數據庫的應用,使得用戶們對文獻的查閱、檢索以及借閱等等已經不再局限于本館,使得文獻信息資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徹底的將地域以及機構的限制打破,將自身所擁有的數字化的資源歸結到龐大的圖書館體系中的組成部分。為了能夠使得讀者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應該不斷的加強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渠道,例如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等。
三、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管理
(一)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維護
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維護應該建立在對圖書館中的各部分的網絡組成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然后制定詳細的線路檢查制度以及網絡交換設備,并且應該定期對客戶端進行日常的維護,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利用防火墻或者是路由器對計算機網絡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路由器的配置能夠使得圖書館的各個部門對網絡擁有不同的使用權限。在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安全維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計算機病毒是由人進行編譯制造的,并且其會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從而將信息進行竊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計算機的運行程序,因此,應該注重對圖書館中的計算機安裝殺毒軟件,而且還應該不斷更新。而圖書館中所安裝的殺毒軟件也可以與防火墻進行結合,使得病毒能夠徹底與內部網絡進行隔離,一旦發現病毒,應該對其進行立即的處理,防止病毒的擴散,進而影響圖書館的日常工作。
(二)提高圖書館中數據的安全性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該注重定期的對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進行數據備份,數據備份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性,而且能夠對圖書館中的數據實現并行操作,從而使得數據庫的適用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其還能實現在用戶并沒有對計算機進行關閉的情況下對發生故障的部分進行替換。而對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加密,主要包括兩種方法,分別為對稱密鑰算法以及公共密鑰算法。
(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管理人員以及操作人員的責任制度,用戶的日常數據備份以及恢復制度,圖書館中計算機主機房的日常管理制度,各類的口令制度,計算機病毒的防范以及監控體系等等。只有在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圖書館計算機數據庫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并且能夠使得管理人員的責任制也有所提高,進而保證圖書館中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運行,并且能夠使得圖書館中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加高效的完成圖書館的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只有在對制度的執行力度進行強化的前提下才能夠做到規范行為,按照標準進行,從而使得圖書館中的各類工作人員能夠做到各司其職,將圖書館中的安全措施以及管理制度融為一體。
四、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數據庫原理等科學研究的飛速發展,使得計算機數據庫也在不斷的成熟中發展,而圖書館中計算機數據庫的應用也逐漸得到了普及。因此,我們應該不斷的探索圖書館中計算機數據庫的應用,并且應該在了解其應用的基礎上,不斷的加強對圖書館中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得計算機數據庫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圖書館中各項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金鐲.圖書館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維護與管理[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0(3)
[2]林嘉.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聯盟建設的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2)
[3]李鋼.略論圖書館計算機管理系統[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