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加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不到位,應收賬款的規模越來越大,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本文分析了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了加強內部控制,提高信用管理水平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應收賬款;內部控制;信用管理
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從而使應收賬款的規模越來越大。應收賬款是一把雙刃劍,應收賬款在增加產品銷售收入、減少存貨的同時,占壓了大量的資金。而且應收賬款屬于非收益性資產,大量的應收賬款還會降低資產周轉速度,增加資金成本,降低資金使用效益。這就要求企業要有創新型思維,切實加強內部控制,深化信用管理,減少資金占用,保障資金安全。
一、應收賬款研究概述
(1)對應收賬款的功能的認識。西方經濟學者很早就意識到了商業信用的作用,將商業信用視為企業的貨幣資源,認為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學者對商業信用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認識到信用交易使得商品交換與貨幣交換在時間上可以不同步,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2)對應收賬款風險的認識。雖然應收賬款具有促進銷售,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但是由于應收賬款所存在的信用風險,勢必要虛增企業報告利潤,增加了潛在虧或。應收賬款的存在還降低了資金周轉率,提高了企業的資金成本。(3)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經過長期研究,理論界對對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主要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加強應收賬款動態管理,應收賬款保理,轉移信用風險等。
二、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原因分析
(1)市場營銷觀念不正確。不少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重經營(銷售),輕管理,認為只要有市場,其他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從而不斷地刺激銷售人員盲目地擴大銷售。很多企業對應收賬款風險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常常認為賬款拖欠是一種正常現象。殊不知,企業的發展要受到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制約,快速的銷售擴張,勢必要增加企業的資金壓力,加大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資金鏈一旦斷裂,輕則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重則會導致企業破產。(2)信用管理不到位。企業決策層缺乏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意識,沒有設置與信用風險管理相匹配的風險管理部門,應收賬款風險管理職處于分散和分割的狀態,缺乏系統性,職能劃分不清、責任不明、落實不到位。特別是不少企業將應收賬款管理職能分配給銷售和財務兩個部門,前者負責催收,后者負責記錄。這一職能設置方法,導致銷售和財務部門與其自身的工作目標沖突,并且二者之間在應收賬款風險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協調和溝通,信息不暢通,應收賬款風險往往長期不會被發現。(3)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少企業缺少有效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主要表現在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實不到位,對制度的落實和執行監督不力,信用風險風險管理流于形式。對內部控制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內部控制會降低經營效率,嚴格的信用控制礙手礙腳,束縛了企業對產品市場的開拓,容易貽誤戰機等,故意架空內部控制。
三、應收賬款管理對策
(1)轉變銷售觀念,重視現金流。首先要樹立完全銷售觀念,產品銷售給客戶只完成了產品銷售的第一步,只有當收回貨款,整個銷售過程才算終結。這就要求企業樹立可持續增長的理念,將企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銷售規模控制在企業的資源(現金)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嚴防資金鏈斷裂。為此,企業要嚴格信用標準,控制賒銷規模,壓縮應收賬款,釋放現金流量,以緩解財務壓力。(2)設置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信用管理是應收賬款管理的基礎和先導。改變應收賬款和信用風險分散管理的辦法,對應收賬款和信用風險進行集中管理,以增強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能和協調能力。信用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建立客戶檔案,動態地管理客戶信息;分析客戶信用、綜合評定客戶信用等級;設定客戶的信用額度、信用期限等信用政策,加強與客戶溝通,洽談信用銷售的方案,落實貨款回收等,從源頭上控制應收賬款。(3)以價款管理目標統馭信用管理。應收賬款具有促銷功能,擴大應收賬款規模可以增加企業賬面利潤,所以如果秉承利潤最大化目標勢必要導致應收賬款管理失控,增加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從而損害企業價值。所以,企業應當在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中導入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以引導企業管理人員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注意約束財務風險。產品銷售是企業價值管理的一部分,企業應當圍繞價值管理的目標,即企業最大化,組織信用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企業決策者首先要樹立價值管理的觀念,同時還要注意督促市場營銷人員和信用管理人員,樹立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念,要求銷售目標必須服從企業價值最大這一最高目標,嚴格控制信用銷售,加強貨款回收工作力度。(4)建立信用報告制度。企業應建立定期的應收賬款報告制度,通報應收賬款發生、回收信息。(5)建立定期對賬制度。應收賬款壞賬的形成,既與信用政策有關,也與日常管理不到位有關。因此,企業應制定一套科學的定期對賬制度,信用管理部門應定期對應收賬款明細賬余額進行核查,了解信用客戶付款的及時程度,檢查應收賬款是否超出規定的信用額度,有無違反規定的應收賬款存在等。財務部門要及時向客戶寄送對賬單,一方面是防止應收賬款的錯戶和串戶,另一方面也對客戶欠款起到提醒和催促作用。(6)建立應收賬款清收責任制。劃小核算單位,加強經濟責任考核是企業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責任不明確,自然無法落實到位。應收賬款清收責任單位主要是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企業財務會計部門是企業的信息中心,會計信息中的相當一部門與客戶信用有關,財務部門應當協助銷售部門加強應收賬款的催收工作。財務部門還應當定期進行賬齡分析,監控應收賬款風險,并將其信息用時通報給有關責任單位。同時,銷售部門還應當注意將收賬責任與銷售責任相對應,從而使銷售與收賬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以自我抑制盲目銷售行為。(7)完善銷售業績考核制度,督促應收賬款期后管理。多數企業應收賬款的期前管理(信用管理)與期后管理(貨款回收管理)目標相沖突,結果是銷售部門對信用部門施壓力,迫使信用部門放松信用標準,從而使信用管理流于形式。為此,企業應當在價值管理思想的引導下,統籌考慮應收賬款期前管理與期后管理對企業價值管理目標的影響,通過業績考核制度的設計,激勵業務人員關心應收賬業期后管理,并將其傳導到應收賬款的期前管理,減輕由于業績考核指標不當所造成的銷售部門對信用管理部門造成的壓力,從而使信用管理目標與銷售管理目標的工作目標保證一致,最終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保持一致。例如,對銷售部門的業績考核應當以當期銷售回款率為考核指標,并與其薪酬掛鉤。(8)加強應收賬款內部控制。不相容職務分工是強化內部控制,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工具。特別是要注意信用部門與銷售部門、銷售部門與財務會計部門之間的分工要貫徹不相容職務分工的原則,而且其間的分工要清晰,邊界要清楚。例如,信用管理部門的工作必須獨立,與銷售業績不應當有任何關系;財務部門不得參與信用管理當中的任何工作,以防止其干預銷售部門的工作;任何有關應收賬款的財務記錄,財務部門的賬目要清楚,貨款只能由財務部門收取等,以防止各部門濫用職權,尋私舞弊。授權審批控制是應收賬款管理的另一個重要工具,任何一筆銷售都要經過信用部門的風險評估,并要符合企業信用標準。為此,要特別監督銷售部門的每一筆銷售業務是否都經過了信用管理部門的評估和批準。
參考文獻
[1]雙小紅.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
[2]孟繁艷.論企業應收賬款的全面管理[J].中國經貿.2009(6)